五下 U7 Story time教学反思
(2018.5.2 张莉)
内容分析
今天我执教的是译林版小学英语五下Unit 7 Chinese festivals 第一课时Story time部分。本单元的主题为中国的传统节日,通过Chinese festivals这一话题情境,了解与中国传统节日相关信息,包括月份、食物和风俗习惯等。本节课重点处理课文中的四个中国节日及其月份、食物和习俗的表达。
二、教学目标
基于以上分析我将本课的教学目标定位如下:
通过听一听歌曲,学习十二个月份的词汇;通过师生交流和生生交流所喜欢的月份,呈现丰富的活动类词汇,为文本学习做有效铺垫。
2. 通过猜一猜老师喜欢的月份,引出课文Chinese festivals的主题;通过自主提问和图片欣赏,了解更多关于春节的风俗习惯;通过对话交流,巩固春节相关月份及习俗。
3. 通过看一看卡通,整体感知课文中介绍的四个中国传统节日,学习其名称表达。
4. 通过读一读课文、填一填表格,匹配四个节日及其月份、食物和风俗活动;通过资源捕捉和小组合作,综合使用所学句型,提升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5. 通过朗读,形成语感,进一步理解内容,复述课文,强化结构,为语言输出作准备。
6. 学生利用以上信息和语言,介绍自己最喜欢的中国节日,提高语言运用能力,培养热爱祖国的情感。
三、板块设计
根据目标的设定我将本节课设置为三大板块六大步:
课前用歌曲营造轻松愉悦的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学习十二个月份的表达。从歌曲开放式导入教学主题,快捷又有效,也能有效激活学生的旧知并展开新知的学习,同时,通过与学生交流所喜欢的月份和猜一猜老师所喜欢的月份,呈现丰富的活动类词汇资源,为文本的学习作有效的资源铺垫。
故事中,通过观看卡通和完善表格信息,了解中国传统节日的时间、风俗习惯,并通过生生之间的交流与表格信息资源的捕捉,初步使用所学句型进行交流,提升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故事后,学生灵活运用语言结构去描述自己所喜欢的节日,综合运用语言结构,提升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四、课后反思:
1.亮点:
(1)通过欣赏歌曲,整体呈现十二个月份并讨论学生喜欢的月份,呈现丰富的活动类词汇资源,为文本的学习作有效的资源铺垫。
(2)小组活动丰富,重心下移。让学生在同桌交流和小组讨论中提高口头表达能力。
2.问题:
(1)开放性问题的资源回收不到位。当问学生What do you want to know about...?这个问题时,很多孩子摸不着头脑,不知如何回答。
(2)出现festival时,先从Chinese festivals入手,后面再处理the Spring Festival会更流畅。
(3)处理12个月份时应该聚类呈现,如:January/February、September/October/November/December板书归类呈现。
3.措施:
(1)充分利用学生资源,积极利用板书。
(2)环节设计上应避免重复,精心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