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博文
《正反比例图像》教学反思
发布时间:2018-03-28   点击: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陶榆萍

《正反比例图像》教学反思

一年前,我尝试了《正比例意义》的研究,那次失败的经历让我对正比例的意义教学有了一些认识:虽教学了近10年的正方比例的意义,但都是照本宣科,甚至对正反比例的教学处在一个怎样的背景下都没深究过,我只能说,是依葫芦画瓢了。而恰恰是那次失败的经历,让我知道了正反比例的教学应定位于对“两种变量”的研究,是初中学习函数的前期渗透学习。在这样一个背景下,这次我选择了《正反比例的图像》为内容进行研究。

首先,正反比例的图像在哪个点介入教学?教材只要求认识正比例图像,但我特别想让学生整体感知一下正反比例图像的不同,我知道,反比例图像对学生而言有困难,所以我的目标定位为初步感知,不作为硬性要求。再者,在同一节课同时感知正反比例的图像易帮助学生建立结构性认知,由此就有了在同一节课既教学正比例图像的认知,有涉及反比例图像的感知。但何时介入,经过思考,决定在整体认知了正反比例的意识后进行。事实证明,这个点还是可以的。

其次,让学生画反比例图像要求是不是过高了?的确,由于正比例图像是一条直线,再加上有画折线统计图的基础,所以画正比例图像于学生而言几乎没有困难。但反比例图像是一条曲线,同样会受画折线统计图的负迁移,画出非曲线图像,但这并不影响学生对反比例的曲线图像的初步感知,画出来的或许没有弧线美,但真的不那么重要,稍作加工与提升,学生很容易就能将反比例图像加工成或许还不完美的曲线图像。

第三,由于画反比例图像比较困难,会不会削弱了正比例图像的深刻认识?教学后,我发现自己在教学之前没有将这个问题考虑得更清楚,所以在教学中的确有了这个问题出现,但教学完后,我觉得进一步改进我的教学中的推进与指导,这个问题能避免,例如,在呈现学生资源的时候,指导再细腻一点,要求再明确一点,那么学生对于对应的认识就能感知更为到位,在练习中指导学生用连线的方法进一步感知对应,那么对于正比例图像的认知与运用就能做的更到位。

一个内容的研究,让自己对与之相关的单元内容都逐步清晰,同时通过“失败”的点促使自己进一步思考,我觉得这就是研的价值吧!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附件

    Copyright© 2018 常州市新北区薛家中心小学 版权所有
    地 址:地址:江苏省常州市新北区薛家镇 邮编:213125 苏ICP备08007291号
    联系电话:0519-85951757,85953527 传真:0519-85950502 电子邮件:czxjxx@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