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博文
三月 教 学 反 思
发布时间:2018-04-04   点击: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殷峰岩

《庐山的云雾》教学反思

  我在教学“庐山的云雾瞬息万变”时,引导学生从“刚刚还是……转眼间就变成了……”,“明明是……还没等你完全看清楚,它又变成了 ……”等语句及文中的省略号,感悟庐山云雾的“瞬息万变”。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让学生一方面体会庐山云雾变化之快,另一方面感受作者想像的丰富:将变幻莫测的云雾想像成“一缕轻烟”、“一泻千里的九天银河”、“一匹四蹄生风的白马”、“漂浮在北冰洋上的一座冰山”,生动的描绘出庐山云雾的动态美,使人如临其境,如见其形。我从结尾的省略号引导学生展开想像,说说云雾在瞬间还会有什么变成什么。学生通过朗读、想像,踊跃发言,云雾变成了:一只威武的狮子,一群可爱的白兔,一只美如凤凰的孔雀,一只凶猛的老虎……同学们的发言很精彩,这些奇异的景致,我们应该读出什么样的感情呢?学生们齐答“惊叹”!下面请同学们有感情的朗读这一自然段。在本段的教学中,我通过学生朗读,启发学生充分体会庐山云雾的瞬息万变之后,让学生的心灵插上翅膀,想像云雾在瞬间还会变成什么?这样既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提高了他们的想像力和朗读水平,使学生更深切地体会庐山云雾变化的快而美。

 

《雪儿》教学反思

  我觉得课文中“我”对雪儿的爱显而易见,但要真正走进人物的内心世界,感受“我”对自由生活的热爱与向往,光靠课文中的语言是难以企及的。我在反复研读文本的基础上,选择了这样一句话,作为想象的基点,“从此,我天天和雪儿一起到阳台上去看蓝天,去看蓝天上那飘飘悠悠的白云……”引导学生想象,我们看到蓝天时心里又会想什么呢?外面的天是那么蓝,我们却只能待在家里,多么希望能到外面去玩呀……通过一次次的想象,一次次的读文,雪儿和“我”对自由的那份向往之情便呼之欲出了。在有所悟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感情朗读。同时,还要引导学生抓住“给它洗了澡”、“在它伤口上敷了药”、“和雪儿一起……去看蓝天,去看蓝天上飘飘悠悠的白云”等到词语,读懂“我”对雪儿的关切、怜爱之情,特别是通过“啊!我为雪儿欢呼!你看它那双翅膀被春风高高地托起,在蓝天中划出了一道美丽的弧线”、“我把雪儿轻轻捧起”等词语,悟出“我”对雪儿的喜爱以及为它重返蓝天而快乐的心情。学生通过声情并茂的朗读,使自己的情感与作者的情感产生共鸣。

 

《少年王勃》教学反思

  本课教学,“你从那些地方感受少年王勃是个很有才华的人?”是教学的重点,但我以为,紧紧抓住这个问题,显然不够,学生很简单就能体会到王勃的很有才华,似乎没有悬念。本课是一篇文包诗的课文,我把课文的重点要放在理解诗句“落霞与孤骛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及诗句在文中的意思的段落上,主要引导学生抓住一些关键词句反复朗读感悟,如:抓住“天连着水,水连着天,水天一色”感悟秋之壮美,抓住“缓缓地飞翔”、“轻轻地飘荡”感悟秋之宁静、秋之深远, 阅读教学最根本的任务就是教学生学会读书。本课教学,我首先让学生进入情境,进入故事,再引导出课题,并从课题出发,引导出“少年王勃是个怎样的人?”这一个开放式话题,引发学生的思考,引导学生研读文章,真正实现与文本的对话,运用自己的力量从文中找出问题的答案,让学生读出自己的精神,且能够让不同起点的学生能有自己的收获,拥有一片自己发展的空间,并且孩子们抓住后“少年王勃是个怎样的人?”这一话题后一定会学得简单,学得深刻。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附件

    Copyright© 2018 常州市新北区薛家中心小学 版权所有
    地 址:地址:江苏省常州市新北区薛家镇 邮编:213125 苏ICP备08007291号
    联系电话:0519-85951757,85953527 传真:0519-85950502 电子邮件:czxjxx@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