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博文
3月评课
发布时间:2018-04-03   点击: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顾英

      前几天,我有幸聆听了李老师执教的《蜗牛的奖杯》一课,深有感触。

《蜗牛的奖杯》是苏教版二年级下册中的一则寓言故事,讲的是善飞的蜗牛获得飞行比赛的冠军奖杯后,自我陶醉,不思进取,结果翅膀退化,丧失了飞行能力的故事。课文将深刻的道理寓于朴实浅近的语言中。整节课,教师始终以“教师是主导,学生是主体”的思想贯穿整个教学过程,把“朗读感悟”作为本课教学的主要形式,引导学生抓住课文中的重点词句,反复朗读,相互交流,自主地发表自己的见解,从而理解寓意,努力为学生营造一个开放而富有活动的学习氛围,,让学生在自主的阅读实践中理解内容,感悟形象,品味课文的语言文字,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下面,我就李老师的这节课,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谈谈自己的一些看法:

一、重点突出,目标明确

    李老师在教学中重点突出,目标明确,能抓住重点词句、段落,让学生朗读感悟,并且借助多媒体、图画、表演等形式,引导学生与文本、老师对话,从而在充分的体验中懂得在荣誉面前骄傲自满就会阻碍自己进步的道理。

二、思路清晰,层次分明

    从“谈话导入,揭示课题——初读课文,整体感知——精读课文,读中品悟——回顾全文,丰富积累——拓展延伸,升华主题”,每一部分的预设是十分的精炼,环节与环节之间的过渡语设计得自然,让人感觉不到任何一丝的做作。

三、以图导入,激发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课一开始,李老师将以前蜗牛与现在蜗牛的图片先后呈现出来,通过比较,问学生:“这是为什么?”在一个小问号的牵引下,使学生生疑,产生好奇和阅读期待,激起学生学习的欲望,激发学习兴趣,从而提高学习效率。

四、抓重点词句,理解感悟

    在教学中,李老师注重了引导学生从词语表达的准确、鲜明去体会、感悟寓意。首先,抓住一、四自然段的重点词语“有力的翅膀、自由地飞翔”与“坚硬的外壳、慢慢地爬行”,比较蜗牛的前后变化。接着,教师引导学生抓住重点段的重点词语“遥遥领先”、“得意洋洋”、“唯恐”、“生怕”、“天长日久”等词语,重点理解,朗读感悟,并时常鼓励学生读出自己的感受,让学生感受、体味到语言文字中所蕴含着的道理。最后,又以这些重点词语为线索,师生共同讲故事,这样,不但积累了词语,而且回顾了全文,让我们深深的感受到了“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句不离段”的道理。

课堂上,李老师还通过各种形式、方法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词语,比如:在理解“遥遥领先”一词时,让学生自己理解并总结词语的意思,从而明白蜗牛是多么的厉害;对“得意洋洋”一词,李老师是采用让学生配上表情和动作来感受理解;在理解“唯恐”和“生怕”时,先让学生找出意思相近的两个词,并告诉学生两个词都有“害怕”的意思,再引导学生思考“蜗牛到底怕什么?更怕什么?”从而明白两个词的细微差别。学生学得兴致勃勃,情趣盎然。

五、以文为本,以读促悟

    新课标指出:“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

本课的教学重点是让学生懂得骄傲使人落后,要正确对待荣誉,把荣誉作为自己前进动力的道理。教学中,老师不以个人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而是抓住重点词语、重点句段反复朗读,让学生在充分的朗读中体会蜗牛飞行比赛时的“遥遥领先”,得到奖杯时的“洋洋得意”,向同伴炫耀时的“骄傲自大”,不能飞行时的“后悔莫及”……通过朗读,引导学生,鼓励学生读出自己的感受,和学生进行平等、和谐的交流,做到了以文为本,以读促悟。 

整堂课李老师注重朗读和语言文字的训练,反复创设情境,通过各种形式的读,比如自由读、小组读、齐读、指名读、师生合作读、引读,让学生在读中感悟。教学中李老师极重视朗读的指导,在学生读正确、流利的基础上,还指导读出了感情。就这样,学生在理解词语的基础上,开展了多种读的形式,再加上老师的朗读指导,学生们读得特别带劲!李老师还运用了多种激励性的语言,引导学生放开地读。她的评价也不是仅限于表面,而是对孩子发言的引导和提升。所以学生们都表现的很积极,也很会表现,有的孩子情不自禁的加上了表情。在这样反复的比读中,课文的形象深刻了,自然学生的感受也深刻了。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附件

    Copyright© 2018 常州市新北区薛家中心小学 版权所有
    地 址:地址:江苏省常州市新北区薛家镇 邮编:213125 苏ICP备08007291号
    联系电话:0519-85951757,85953527 传真:0519-85950502 电子邮件:czxjxx@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