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博文
《古诗两首》教学反思
发布时间:2018-03-30   点击: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洪亚芬

《古诗两首》教学反思

《石灰吟》是一首抒发诗人“不与世俗同流合污之情”的诗。教学的重点在于让学生在领悟诗意的同时,学习并感受诗人用以寄托强烈情感的方式。我围绕一个“吟”字展开教学

我提醒学生“吟”是一种古典诗歌的形式,但同时也表示着一定的具体意义,即为“说”。那么,石灰究竟想说些什么呢?同学们理解诗意后,用自己浅显易懂的语言说出了诗句的意思。

作者以石灰自居,并非觉得好玩,而是想通过石灰来表达自己的某种情感。那么如何让孩子去理解和感受这层意思呢?课堂上,我问同学们:“石灰说了这么多勇士般的豪言壮语,诗人的心里又会怎么对自己说呢?”以期通过这样的教学思考环节来鼓励同学们向思维的更深处漫溯,走近诗人的内心,走进诗人的情感世界。

 

读了《墨梅》这首诗,在备课环节,我产生了一个疑问,这洗砚池真的是王冕家的池子吗?怎样能从墨梅身上体会到作者的情操和胸襟呢?以学生的认知水平能体会到吗?于是我上网搜寻了关于王冕的资料及王冕写这首诗的时代背景。原来“洗砚池”是化用王羲之“临池学书、池水尽黑”的典故。诗人与晋代书法家王羲之同姓,故说“吾家”。而且王冕自幼家贫,白天放牛,晚上苦读,终于学得满腹经纶,并且能诗善画,多才多艺,但他屡试不第,又不愿巴结权贵,于是意功名利禄,归隐浙东九里山,作画易米为生。于是在课上质疑时,我就和学生讲了“洗砚池”的典故,学生听得兴味盎然。在谈到作者的品格时,看到学生一脸茫然,于是我同学们讲了预习时了解到的王冕的一些生平事迹,学生这才真正从“不要人夸好颜色,只流清气满乾坤”中体味到了作者那种鄙薄流俗,独善其身,孤芳自赏的品格。可见,教师只有在备课时深入解读文本,通过多种途径查找资料,了解课文的时代背景,才能真正丰满课堂。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附件

    Copyright© 2018 常州市新北区薛家中心小学 版权所有
    地 址:地址:江苏省常州市新北区薛家镇 邮编:213125 苏ICP备08007291号
    联系电话:0519-85951757,85953527 传真:0519-85950502 电子邮件:czxjxx@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