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教学反思
这两天刚刚上完了《两只懒乌鸦》这首歌曲,该歌曲是一首风趣、幽默的曲子,它以分节歌的形式表现了一对懒惰的乌鸦兄弟的故事,充满童趣,肯定能够吸引孩子们的注意力。在设计这节课时,我就围绕故事展开,以故事导入,通过讲故事、听故事、来加深学生对歌曲内容的理解,提高学生的音乐感受力和歌曲表现力。下面把自己上完之后的一些反思总结如下:
一、导入部分:故事引入
我用形象的语言进行故事导入,通过故事内容,试图让学生提前感受这么长段的歌曲,为歌曲歌词的学唱做准备。
歌曲学生:
(1)诵读歌词
在让学生了解了歌词之后,就请学生跟着我进行歌词诵读,第一遍按照节奏来读,第二遍按照节奏加入休止符诵读,第三遍加入动作诵读,一步步帮助学生解决歌词难读的地方。
(2)分段学唱
学唱这首歌曲时,我没有整体出示歌词,而是随着故事情节的发展,逐段出示,分段学唱,分段处理。第一段歌词交代了故事背景,发生的地点、人物,处理这段歌词时我提醒学生用叙述的语气来演唱。第二段歌词故事情节发展了,窝上破了一个洞,乌鸦兄弟俩互相推脱,谁也不原去修理,处理这段歌词时我引导学生了解小洞不补会变成大洞,设身处地为乌鸦兄弟着急,演唱时通过速度的变快和力度的变强,表达内心着急的感受。第三段歌词比较具有戏剧性,窝破了,乌鸦兄弟在寒风中直打哆嗦。处理时,我引导学生通过速度的变慢和力度的变弱体验乌鸦兄弟的处境。在演唱、体验、感受中明白一个深刻的道理:不能懒惰,要做个勤劳的人。同时,在理解故事内容的基础上提高学生的歌曲表现力。
三、拓展环节:创编歌词
明白歌曲的深刻寓意后,我引导学生创编第四段歌词,续写故事,唱一唱一对改过自新的乌鸦兄弟。这一环节的设计旨在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兴趣。
总之第一次尝试故事与音乐课堂结合,让我体验到了童话故事进课堂的独特魅力,学生始终兴趣盎然地投入课堂学习,主动参与教学全过程。但是歌曲里的难点音高还是要通过细致的模唱、一遍遍反复的纠正才能解决,不能光靠兴趣来维持。所以低年级的课堂要尽量做到知识技能的引导与课堂气氛的表现、学生主动参与的积极性等相结合的方法,起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