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亮湾》教学反思
《月亮湾》是一篇优美的文章--文美、境美、情美、语言美。这么好的美文最适合朗读,因此我主要把精力放在引导学生赏读,诵读上。本文主要从方位顺序来介绍月亮湾的景色,从村前的景色到村后的景色。为了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性,我让学生紧紧围绕美丽二字,自己读一读,想一想,首先,对于村前哪里的景色最美,引导他们把相关的句子划一划,并鼓励他们在小组中说说具体没在哪里。此环节,学生们非常认真,在小组里讨论时,也能毫无顾及,把自己想说的都表达出来。在全班交流的过程中,先出示文中的插图,让学生按照一定的顺序一处一处地说一说,拎出表示方位的关键词:小河、河上、河里、河岸、农田。然后再让他们读读书上的句子,再说说自己喜欢的原因。然后再引导说完村前,再来说一说村后的景色,同学们也能及时找到方位关键词:山坡上、茶园里。这样从村前到村后的理解课文,使得村前的地理位置在学生的头脑中就会有一个深刻的印象,条理清晰。同时,也提升了学生的表达能力,美化了他们的语言。我在小结课文加以提示,学生很快就能根据这些表示方位的词将课文背诵出来了。再教学过程中,我还注重对一些句子的理解分析。如课文中桃花远远望去像灿烂的朝霞,理解比喻句,还有把小河的形状比作月牙,加深对句子的记忆。所以理清文脉,赏词析句都是理解记忆课文的好方法。作为老师,更重要的是教给学生这些方法。正所谓要授之以渔,而不是授之以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