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篇课文是刘翔以自述的形式写的亲身经历。对于刘翔,学生们可能早就听过他的名字,可是亲身感受过的却很少,还没有很深的了解,所以在课前预习环节,我就让学生读通读顺课文的同时,再找找有关刘翔的资料,丰富孩子的理性认识,对于跨栏这一田径竞技项目有所了解。课前课外资料的收集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此外,学生还搜集了许多关于刘翔的感人故事,为学好本篇课文,做好了铺垫。本文按时间顺序来叙述,线索清晰,便于理解。
在教学的过程中,我让学生细读课文,课文中两条线索十分清晰。第一条是时间线索,第二条是心理线索。
时间线索书中有明确的表述:“很早”“刚练跨栏那会儿”“2001年”“2002年”“2003年”“2004年5月8日”,这条线学生寻找起来非常简单。孩子们从“刚刚、2001、2002、2003、2004”从“练跨栏、没能进入决赛、进入决赛、机会越来越多、打破记录。”很快就完成了学习任务。
第二条线索比较难需要老师引导的:很早知道对方的大名、刚练跨栏时觉得到山脚下都遥不可及、后来在遗憾中一步步接近、站在大山脚下、最终翻阅远方的大山。我在黑板上画一座大山,让学生根据刘翔梦想一步步的实现,让学生填出刘翔离大山越来越近,直至登山的位置。慢慢地孩子们从“不敢奢望亲眼看到、第一次碰面、肩并肩站在跑道、面对面过招、看到我的背影”这些描述的词语中理出了第二条贯穿全文的线。根据孩子们的描述,我在黑板上把三条齐头并进的线写到了黑板上。并在黑板的右侧,线的末端画上了一座高高的大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