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识字2》教学反思
本课围绕“桂林山水”安排了两部分内容。第一部分是四幅精美的插图和12个词语,插图与词语一一对应。清澈的漓江水铺开了画的长卷,碧水映秀峰,竹筏立鸬鹚。三幅小插图特写了神奇的象鼻山、挺秀的骆驼峰,再现了榕树下壮乡少年对歌的特有的民族风情。对于没有南国风光体验的孩子来说,图的作用很重要。
第二部分内容是要求会写的8个生字,识字、写字是本课的教学重点。
自己读着教材,想到学过的《桂林山水》,对“舟行碧波上,人上画中游”的桂林充满了向往。孩子们会不会呢?这个地方的景色怎么样?和我们这里有哪些不同?各部分景色说个三言两语,也许能在无意中理解了桂林水的“碧”,峰的“秀”,会抚摸大象的长鼻子、爬上高高的骆驼峰、会心地倾听有问有答的歌声。
低年级识字教学有一个重要的任务,就是要联系生活实际,与认识事物联系起来。本课词串中的其它词认识起来比较容易,而“倒影”这个词,在图中能找到许多事物的倒影,所以要设计一个有针对性的问题启发学生找到更多的倒影,在图上找完后,我再追问学生一个问题:“你在哪里见过倒影?”学生就会联想到生活中自己见过的倒影。对“画廊”一词的认识,要想办法调动学生的想象能力,从而让学生知道整个的桂林山水就是一幅美丽的图画,也是对学生进行美育的渗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