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民歌《牧童》是一首上下句体的儿歌,四四拍子,a羽调,每句又都分裂为两个节奏相同的短句,“x xx x -”的韵律贯穿始终,尽显民歌的简洁与整齐之美。3段歌词除了表现牧童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外,“咿哟啰啰啰”的衬词也表现了其放牧时悠然自得的神态。
《牧童》保持了“x xx x -”的韵律。歌曲后“念”的练习正是为了突出、巩固这种韵律的表现。在练习中可以引导学生学牧童甩着羊鞭,自得地呼喊着“咿哟啰啰啰”,再随着这样的韵律进行歌唱。有意识地培养学生在学唱中比较音的高低,巩固前面“音有高低”的学习内容。
课后反思:
1.读儿歌《拉大锯》时,学生容易拖拉,要引导他们用有弹性的、跳跃的声音来朗读,加入二声部时,生生合作较困难,在平时教学中应该多尝试几次二声部的合作;
2.《牧童》应引导学生用轻柔的优美的声音演唱,在唱歌时可轻轻地随音乐晃动身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