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博文
十二月《雾凇》教后反思
发布时间:2017-12-13   点击: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杨慧

《雾凇》教后反思

《雾凇》是一篇语言优美、意境优美的课文。通篇都展现着“奇美”的景象:雾凇的“奇幻”、形成条件的“奇特”、形成过程的“奇妙”。

第一课时,先进行预习的检查,默写了几个生字词:饱和的水汽、雾气、霜花、雾凇、遇冷凝结,就着这几个词,进行生字讲解,并解释了雾气、霜花、雾凇是怎样形成的,然后进行课文的梳理。

第二课时,课一开始,我就让学生看图,然后用词语来形容雾凇。可孩子们说的词语非常的单一,而且很多都是用了文中的词语。当孩子感受到雾凇的千姿百态时的说话练习,学生说得干巴巴的,完全体现不了雾凇的形态美。也许是雾凇太美,美得无法用语言来形容吧。在学生理解课文重点第二小节时,没有让学生感悟到雾凇在形成过程中的动态美,这些让我不断反思,事后我就想:如果课前我多了解一下学生的实际;如果课前我多设计几套方案,以不变应万变;如果课上我能正确地疏导;如果我能在课上恰当地引导这 一现象是不是就不会存在?看来在教学的道路上我还需不断探索,希望遗憾越来越少。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附件

    Copyright© 2018 常州市新北区薛家中心小学 版权所有
    地 址:地址:江苏省常州市新北区薛家镇 邮编:213125 苏ICP备08007291号
    联系电话:0519-85951757,85953527 传真:0519-85950502 电子邮件:czxjxx@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