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露珠》教学反思
《小露珠》采用了拟人化的写作方法,写了小露珠由形成到消失的过程,以及小动物和植物对小露珠的喜爱,赞扬了小露珠的美丽、可爱以及大自然的和谐、融洽。三年级的孩子已经能够阅读浅近的童话,对感兴趣的人物和事件能有自己的感受和想法,并能试着结合上下文和生活实际了解文中词句的意思。因此,我想,教学这篇课文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带孩子进入审美的天地!让我们的孩子感知美、感受美、为美感动,并进入审美佳境。
本节课的教学,我以谜语的形式引入,激发学生的兴趣以及对小露珠的喜爱之情,顺势观察小露珠的图片,引导学生说说你看到的小露珠给你留下的印象。通过扮演小青蛙、小蟋蟀、小蝴蝶与小露珠打招呼,辅助以声情并茂的图片,提炼出青蛙的“蹦”、小蟋蟀的“爬”、蝴蝶的“落”,随之引导学生能否用别的词替换其中的动词。因为学生日常生活中很清楚以上动物的生活习性,学生立即回答出不能替换的理由,进而也就明白了作者遣词造句的准确性,并指导学生在以后的习作中加以运用。小动物们说的三句话,结构雷同、语气相似。平铺直叙逐句指导读会淡化课堂气氛,因此教学中,我运用学生感兴趣的多媒体课件,采用了不同的朗读形式,指导学生如何读好等。在此,我还配以动画,抽学生表演等,生动地展示了小青蛙、小蟋蟀、小蝴蝶是如何来到小露珠身边的。最后,我还设计了这样的问题:除了文中这三种小动物,大自然中还有哪些小动物喜欢小露珠,愿意跟小露珠打招呼?指导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来跟小露珠打招呼,表达对小露珠的赞美。从教学效果看,学生不但弄清了动物们喜欢小露珠的原因,而且让课堂气氛富有情趣。在各部分的教学中,我注重朗读,设计了情境对话、扩词造句,真正提高了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同时给大家留下了自主学习的空间,有利于学生智慧潜能的开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