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美术新课程的深入推进和普遍展开,必然引发一系列教育实践的问题。美术课究竟应该关注什么,这是目前美术教师在教育教学实践活动中应认真思考的问题。下面就这一问题谈点自己的看法。
一、 热衷教学形式,忽视目标的研究
案例一:一位教师执教《恐龙世界》是这样设计的:(1)播放恐龙动画片。要求学生思考两个问题:你们知道恐龙有哪些生活习惯?你们知道恐龙在哪里生活吗?(2)出示恐龙图片,让学生观察他们的相同处和不同处。(3)放音乐,部分学生头戴教师课前准备的恐龙头饰模拟恐龙走路的姿态进行表演。(4)小组合作画恐龙(这时离下课还有8分钟)(5)以小组为单位展示作品。展示的结果大家可想而知了,学生只能照葫芦画瓢。
反思:以上教学片段,教师是不是对所谓形式追求,对美术课以外的知识重视程度大大超过了对美术本身特点、知识和内容的重视。《美术课程标准》在基本理念中指出:“教学中应注意使学生在美术学习的过程中,逐步体会美术学习的物征,形成基本的美术素养和学习能力,为终身学习美术奠定基础”。从这位教师的教学过程中看出,教学目标是不够清晰的,教学设计缺乏指向性与达成性,备课时缺乏对学生怎样画恐龙的基本示范和方法指导,教学内容过杂,知识无序,盲目追求形式,而忽略了对本课教学目标的研究。我们说:美术课毕竟是技能性很强的学科,这是美术课自身的特点所决定,整堂课,学生不停地按老师的要求去做与美术课不相符合的活动,给人的感觉这堂课就是游戏课。如果教师不能将美术教学的落脚点很好的迁移、回归到美术教学来的话,那么这样的教学形式只能是娱乐游戏,对于美术课来说,这些教学形式又有多少价值呢?

11月反思
发布时间:2017-11-29
点击: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王佳佳
![]() ![]() |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