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博文
十月反思
发布时间:2017-10-31   点击: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徐婷


《泉城》是一篇写景状物的散文,介绍了泉城济南最具特色的自然景观。作者在细致观察的基础上,描写了济南四大名泉的奇丽景色,抒发了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泉城》,备课时,我认真研读了课文。本文语言优美,生动形象,写作点面结合,相得益彰,形象地写出济南泉水的姿态各异及其中的盎然情趣。全文结构严谨,首尾呼应,总分层次清楚,无论布局谋篇,还是文字运用,都是学生模仿写作的好教材。因此,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灵活性地复述课文,并且读写迁移模仿课文写法写写身边景物,是学习本篇美文最有效的途径。
    1、抓住重点词句,赏析品味。
词语作为文章的基本单位,对词语的学习、理解与运用,应贯穿于整个语文教学的全过程。而课文的重点词,往往是一篇文章的灵魂。抓住重点词,既能统领全文的理解感悟,又使语文的阅读训练有了落脚点。在欣赏四大名泉时,我引领学生抓住“涌”、“汇注”、“喷吐”、“冒”这几个动词,体会珍珠泉的“神奇”、五龙潭的“泉多”、黑虎泉的“声响”、趵突泉的“大、清、美”。再通过有感情地朗读、图文对照等方式,进一步体会泉城的泉多、泉美,感受泉城的独特魅力。
    2、以读促说促写,实现有效迁移。
苏教版的教材解读中强调:“学生语文课上的语言学习是一个有指导的读书活动为主线的规范语言的内化过程。”朗读、理解、背诵、复述、运用,是进行语言训练的根本手段。本课教学中,我仍以教材为范本,在熟读的基础上,指导学生进行迁移,要结合自己课前充分的准备(搜集相关资料),以导游的身份练说导游词。课终,又以作业的形式布置学生课后参考第二至五自然段的写法仿写校园的一处景物,课内学习继续延伸到课外,强化对学生经行了对所学课文中段式编排、布局谋篇等方面的训练。
另外,课文中有许多美好的词句,我鼓励学生读读背背,有助于他们进行好词佳句的的积累。
   3、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近期教学,努力落实“学讲方式”,切实扭转教学理念,把学生看作学习的主人,在课堂中大胆放手,把大部分的时间交给学生,让学生自主学习,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引领大家小组合作,相互交流并做补充,并且质疑问难。教学第2至5自然段四大名泉时,进行学法迁移,让学生自主。自读感悟后,再以小组合作探究的形式,汇报交流。交流过程中,随即拎出描写泉水流动的几处句子,引导学生体会作者用词的准确。最后,再让各小组以小导游的身份给大家绘声绘色说说导游词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附件

    Copyright© 2018 常州市新北区薛家中心小学 版权所有
    地 址:地址:江苏省常州市新北区薛家镇 邮编:213125 苏ICP备08007291号
    联系电话:0519-85951757,85953527 传真:0519-85950502 电子邮件:czxjxx@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