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博文
十月教学反思
发布时间:2017-10-31   点击: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赵凤英

                              《嫦娥奔月》教学反思

《嫦娥奔月》这个神话故事好多学生都听过,她的价值何在?应该确立怎样的教学目标呢?我主要抓住神话故事这个独特的题材,去解读教材,挖掘教材的语文教学价值,确立了感受神的形象,感受神话的文学魅力的教学目标。怎样感受身的形象呢?我对教材进行了大胆的剪裁,选取后羿射日嫦娥奔月”“后羿追月三个经典情节,引领学生从情节中看到神的形象,感受身的美好,欣赏神的境界。这样的剪裁是教学内容得到了很好的整合,更好地实现教材的教学价值。这是本课教学的一个亮点。

本课教学的另一个亮点是关注语言文字,把语文课上成语言文字的训练课。虽然课文的语言文字朴素平实,但是我很好地引领学生走进了语言的深处,体会神话故事语言的自然之美,平实之美,我认为这是让学生走进语言的最高境界。首先,引导学生从语言文字中感受神的形象。如后羿射日这个情节,我让学生从登上”“运足拉满三个动词中感受后羿的力大无比;从——————”三个拟声词中感受后羿射技的高超;从一口气中体会后羿急人民所急,爱民护民的情感和精神。这种对语言的品味、感悟的过程就是在头脑中对英雄形象的逐步清晰到丰满鲜活的过程。

       其次,从语言的表达方式中感受人物的魅力,在后羿追月这个情节中,我出示了焦急地等待”“连声呼唤”“不顾一切地追去”“深情地凝望,提示学生关注这些动词前面的修饰词,让学生在一遍又一遍的朗读中,感受到任务丰富的内心世界,感受后羿和嫦娥恩爱不舍的感情。当学生被后羿追月的这段文字深深打动的时候,我不失时机地点拨,在动词前加上修饰词,能生动形象地表现人物的内心世界,神话故事的语言虽然朴素,但有着极强的表现力,这是语言的最高境界。

       再次是运用语言倾诉情感。阅读的过程是一个不断感悟的过程,当学生的情感、认识、心理随着阅读充盈起来的时候,他们就需要表现出来。在语文课上,这种表现是一种语言的表现,感情朗读,交流讨论,表达倾诉都能满足他们的需要。在阅读了嫦娥奔月这个片段,学生不由得回想嫦娥为什么吞下这枚仙药,当她飘飘悠悠地飞上天的时候回想些什么呢,心里又会说些什么……我及时地把学生的疑问抛出来,满足学生倾诉的需要,学生们再把自己的想法附注笔端。这样,不仅锻炼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还提升了认识,更重要的是让学生体验到了一种表达的愉悦。这样做使读与写,吸纳与倾吐有机地结合起来。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附件

    Copyright© 2018 常州市新北区薛家中心小学 版权所有
    地 址:地址:江苏省常州市新北区薛家镇 邮编:213125 苏ICP备08007291号
    联系电话:0519-85951757,85953527 传真:0519-85950502 电子邮件:czxjxx@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