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博文
10月《三袋麦子》教学反思
发布时间:2017-10-24   点击: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王银萍

这篇课文讲了土地爷爷送给小猪、小牛、小猴各一袋麦子,小猪把麦子磨成面粉,做成了各种各样的食品吃了;小牛把麦子保存好,慢慢享用,而小猴则把麦子种下地,一年后收获了满满一囤麦子,个人采用了不同的处理方式,结果是不一样的。

   在语文教学中,特别是在低中年级的课堂上,一些表演总是免不了的。 三袋麦子是一篇童话故事,对于三年级小学生来讲,特别喜欢,有浓厚的兴趣,因为文中有他们喜欢的动物形象。

我紧紧抓住这一点,让他们去扮演体会不同角色的感受,做法,特别是这样的童话故事,孩子们更是乐于表演。表演中让学生动脑、动口、动身体,让学生体验文本,学生喜欢这样的表演舞台,在这样的舞台里学生的个性得到展现,创造性得到最大的释放。

首先,我让学生把课文全文读个三两遍,然后再分角色朗读。在分角色朗读时,抓住人物的动作、语言、神态等词语,然后在讨论中或示范或模仿,以此来让学生把握角色。为表演打下基础。

我再分工让全班学生挑选自己喜爱的角色,也就是自己喜爱的小动物,在全文中找到这个小动物的所有相关内容,熟读之后,先试着进行表演,要把稳重的语言转化为自己的语言(这个方式已经在前面两课中做过了,孩子已经有一定的经验了)。第一次表演的时候,可以看着课文表演,等到熟练了,就可以丢开书本进行表演了。

全班交流表演时,一边表演一边再挖掘人物的内心:通过人物的生动的对话,形象的动作以及人物能够表现内心心理的神情的细微变化。要把稳重的语言通过你的表情以及动作给表现出来,可以有自己的创造性的东西在里面。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附件

    Copyright© 2018 常州市新北区薛家中心小学 版权所有
    地 址:地址:江苏省常州市新北区薛家镇 邮编:213125 苏ICP备08007291号
    联系电话:0519-85951757,85953527 传真:0519-85950502 电子邮件:czxjxx@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