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博文
10月教学反思
发布时间:2017-10-24   点击: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陈红芳

在执教过程中,我始终坚持发挥学生学习主动性,注重培养学生的自我探究能及创新能力。在保证学生快乐学习的基础上,让他们掌握所学知识。这节课中我主要做到:

一、紧跟流行,激发学习热情

以趣激学,学以致用。我从放假日历表导入,通过表格本身丰富的图片文字及日历本身所蕴含的人文关怀,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也让学生对信息技术学科有深层次的了解,让学生能在学习生活中更多地关注到信息技术课,让学生能主动认真地在信息技术课上学好本领。

二、动画演示,突破难点

在本节课中,有2处动画演示。

第一处是理解列、行。通过用彩色条形依次覆盖表格的方法,让学生了解到,列是竖着排列的单元格组成的。行是横着排列的单元格组成的。这个演示,形象直观,易于学生理解。

第二处是学习合并单元格。在学习合并单元格中,分别用到“拖动选定”单元格、在选定区域内右击、单击“合并单元格”命令3步。对于基础较差的学生来说,这个大难题,听过、看过一遍不一定能全部掌握。通过动画演示合并单元格的3个步骤,并在学生练习操作的过程中不断重复播放,可解决一部分学生的困难,从而解放教师,让教师有更多地时间去关注学生的学习效果,对个别学生进行个别指导。

三、小组竞赛,提高对学习内容的关注

确定行、列的数值,这直接关系到整节课的效果。怎样让大部分学生参与到学习效果的反馈活动中呢?光靠集体问答或是指名回答的方式,远远不够。通过小组竞赛的方式,扩大了学生的参与面,更是激发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激起学生的好胜心,大大提高学习效率,学习的结果对学生的理解与影响更为深刻。

四、悉心指导,充分练习

对于表格的制作,学生有着强烈的动手创作欲望,在讲解了表格的相关概念后,就让学生尝试操作练习,教师巡视,了解学生学习状况。之后集中指导,在此基础上再让学生充分练习,让学生对本课重点有很深刻的理解与掌握。

五、问题引发思考,激发学生学习主动性

在学习过程中,教师不是一味直接讲述每一步的操作要求,而是通过“猜猜看,第二步要做什么?”等类似问题,引发学生思考,假如你来做这个表格,你接下来想做什么,让学生有学习的主人翁的感觉,是自己要来做,而不是老师要你来做这个。用此方法,长期引导,学生自然而然地会思考:下一步,我要怎么做。这样培养出来的学生是学习的真正主人,他们知道自己的做事目的,知道自己在做什么,要做什么,理清这个思路后,解决问题的能力相应提高了,课堂教学将会更有效率。

六、自由修饰,激发创作激情,巩固旧知

在学生输入文字后,让学生主动发现表格的不完美,又让他们用已经学会的知识对表格进行了一些简单的美化。如:如字体字号、突显文本等。此处也培养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激发了他们的创作热情,给严肃的课堂带来一些活泼的气氛,巩固了学生已有知识,提高了知识的应用性。作品的展评,培养、提高了学生的审美能力。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附件

    Copyright© 2018 常州市新北区薛家中心小学 版权所有
    地 址:地址:江苏省常州市新北区薛家镇 邮编:213125 苏ICP备08007291号
    联系电话:0519-85951757,85953527 传真:0519-85950502 电子邮件:czxjxx@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