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怪的梦》教学反思
《奇怪的梦》这节课,刚开始我就有困惑,这节课我要讲些什么呢?我感到无从下手,没有什么知识点可讲啊,不就是画梦吗?于是,我也就主要是从激发学生的兴趣方面入手。我从这样2个方面下手:
一.资源总动员 层次递进显用心。
为了给学生更多的艺术冲击和感染,本课引入了大量有关梦的信息资源。首先欣赏的是《爱丽丝梦游仙境》《百变狸猫》《哈利波特》等各种梦幻电影情境的剪辑拼盘,让学生在一分钟内看遍走迷宫、海底船、扫帚飞天、怪物游行等种种奇景,为电影艺术中的梦幻表现力所震撼,走入奇梦的情境;再按类型展示精心选择的奇异图片,理解美梦、恶梦、奇梦、惊梦的各不相同;更有三位艺术大师夏加尔、达利、卢梭和著名绘本作家几米富有代表性的绘画作品让人细细品味,感受各种风格的梦境营造手法,抓住艺术特点,解决艺术表现方法中的难题。在创作的过程中,还有同龄孩子种种异想天开的作品让学生寻找共鸣,再加上空灵婉转的背景音乐,更营造出奇梦的气氛,引发学生无尽的遐想,激发了创作欲望。
二.游戏玩互动 随心所欲造奇梦。
本课的一个小游戏“造梦工厂”就给学生提供了实现各种想象的平台。只需轻轻点击相应的按钮,游戏中的小男孩就能变成战士、魔法师、天使和超人,能放大缩小,能飞来飞去,他还有机器人、恐龙、怪物、宇航员等伙伴,能更换天空、雪地、森林、花园等各种背景。学生抢着换来换去,互动课件极大地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通过小游戏给学生提供了实现各种想象的平台,在玩中进行探索。进一步了解梦境中什么都可以发生变化,时间、空间、动态、伙伴、装扮等元素均可变幻,引导学生关注梦境的生成元素,激发学生多元发散性思维,帮助解决了本课的难点。本环节拓展梦之“奇”,让学生心中的奇梦变得更完整更丰富。
我也同样存在这样的问题。
首先,欣赏阶段。在这个环节中我花费了过多的时间来引导学生欣赏,以至于到学生作业时间不够充足。
其次,欣赏的引导也不够到位,没有能够多从美术角度出发。比如材料的使用、表现的方式等方面的引导很少。学生在看到作品时表现形式的引导。这点是第一点讲的欣赏阶段时引导的注意项。做不到表现形式的引导、技法的引导、情感目标的启示那么这个欣赏环节就如同虚设,根本就是走马观花看个热闹。这方面我就做得不够,但以后一定会更好的注意,在选择图片时就要下足功夫,不至于让学生单单看个新鲜。
第三,学生主体,教师主导。这节课整体来说,我讲得太多,学生自主学习的机会太少。师生互动也是很少。
第四,示范不够到位。由于前面的时间用得比较多了,后面我就简单地在黑板上画了几笔,以至于有的学生说还不知道怎么画。
看似这样的课没什么内容可上,但其实,要想真正上好,还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以后,还是要多多学习,改进自己的课堂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