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博文
《夕阳真美》评课稿
发布时间:2017-09-27   点击: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袁明明

《夕阳真美》是一篇行文优美的写景散文,语言生动形象,描绘了夕阳下山时的瑰丽景色,全文给人“诗中有画,画中有诗”之感。听了包红玲老师的课,给我印象最深就是“美”,教师的语言美,板书美,粉笔字美,学生的朗读也很美。以“美”的情感为线索贯穿始终。让学生从看似简单的句子中挖掘课文的内涵,把学生带入一个丰富的感情世界,去体验人生,感受真美。

其中第二、三、四自然段重点描绘了夕阳西下时天地间壮丽而富有变化的景色,勾勒出了一幅幅变化多样而又令人神往的夕阳美景图。因此,引导学生在朗读中进一步理解课文内容,感受夕阳的美是这节课的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本课,朗读非常重要,在读的过程中不知不觉就提高了学生的很多能力。如:语言表达能力、积淀语感的能力、对文章的理解能力等等。以读为本,读中促思的教学思路,加上生动活泼的情境创设,就能让学生顺利突破课文的重点和难点,体会到朗读的乐趣,思考的乐趣,语文的乐趣。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包红玲老师紧紧围绕“读”来做文章。
 
  包红玲老师在整个教学中,按照“西斜——下沉——落山”的顺序,引导学生一层层分析和体悟,让他们在读中感悟,读中理解,再借以一些形象而美丽的夕阳图,使学生体会夕阳的美,用读来表达夕阳的美。具体体现为以下几方面:
一、紧扣重点词,进行朗读训练。
 低年级阅读教学中的一个重点就是要突出识字教学,包红玲老师这节课始终能够抓住重点词句来加强学生的朗读训练,如在教学第二自然段时紧紧抓住关键词“深蓝、连绵起伏、余辉、壮丽”,来指导朗读,对于词语的处理不仅扎实而且十分灵活,如理解“连绵起伏”一词时以“手势比划”为方法,结合“连绵起伏的群山图”以及教师的语言描述,让学生充分感受“连绵起伏的群山”的样子,理解“连绵起伏”的意思自然就水到渠成了。进而真真切切地体验到夕阳下蓝天的美和西山的壮丽。
二、利用空白处,进行口语训练。
 又如在学习第三自然段的时,包红玲老师很好地利用“……”这一空白点,对学生进行了口语训练。师导“夕阳把身边的云染成黄色、红色、紫色,那其它的颜色去哪了呢?”学生从省略号上找到答案,并要求学生用一个描写颜色的成语来描述一下,学生很快就想到了“五光十色”、“五彩斑斓”、“五颜六色”等词语,让学生在想象中体会了夕阳西下时云的美。词语的积累是低年级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任务。此环节的设计达到了“一箭双雕”的效果: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学习和积累许多描写颜色的词语,激发他们积累语言的热情,为今后的学习奠定基础,这是其一;让学生再次了解“省略号”的用处,感受到汉语言文字的魅力,哪怕是不起眼的标点符号也是意蕴无穷的,这是其二。
三、指名朗读,其余学生评价
 由于小学生活泼好动,自制力差,注意力容易分散,因此包红玲老师利用任务抓学生注意力,指名一名学生朗读,再选派几名小老师提意见,在每一次提完建议以后,再让那名学生试读,就这样,朗读的那名学生阅读越好,读的绘声绘色,进步是明显的,这样学生的读书兴趣明显提高,也有利于学生自信心的培养。使学生意识到自己酿的蜜最甜。
四、激励评价,激活朗读
 发挥评价作用,可以进行一步激活学生“读”的兴趣。给儿童提供平等、温馨的人文阅读环境,对他们倾注更多的关怀和鼓励,可引领儿童走进一个自信的阅读空间。包红玲老师在整个教学中对学生的评价也比较恰当得体,如……富有激励性的评价激活了学生思维,激发了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创设了民主、和谐、活跃的课堂教学气氛。对做的好的学生及时给予表扬,树立榜样,当学生有松懈时,老师的一句“坐得最好的小朋友在这里!”其他孩子立刻挺直小腰板,眼睛炯炯有神的看着老师。整个课堂活而不乱,教学在有序、有效中进行。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附件

    Copyright© 2018 常州市新北区薛家中心小学 版权所有
    地 址:地址:江苏省常州市新北区薛家镇 邮编:213125 苏ICP备08007291号
    联系电话:0519-85951757,85953527 传真:0519-85950502 电子邮件:czxjxx@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