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解读《对韵歌》
1.从文本所在的教材进行解读。第一学段的识字教学要 运用多种方法和形象直观的手段,创设丰富多彩的教学情 境,才会提高识字的效率。如“鸟”字,可以运用前一课象形识 字的方法,结合字理,引导孩子来识记字形。“风、 雨、 虫”可以 结合图片,引导想象“雨”中的四点就像飘落的雨点, “风”中 的撇和点就像刮风的情景。“云”字可以和学过的“天”字进行 比较区分,在对比中识字。“花”字可以让孩子拓展组词,列举 各种各样的花,玫瑰花、桃花、菊花,等等。
2.从文本自身的特征进行解读。这首儿歌共有三句,第 一、二句以单字对的形式,呈现了“云、雨、雪、风”的自然现象 和“花、树、鸟、虫”的动植物景象,第三句以双子对的形式呈 现山清水秀和柳绿桃红的画面。可以通过“对对子”这种语言 形式去反复吟诵、感受、体验,初步了解对韵歌的特点是事物 要两两相对。通过训练语感,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3.从学生的学习起点进行解读。教材一年级上册的内容 编排与以往教材不同,先学常用字,后学拼音。刚入学的孩子 有些汉字可能认识,但认读不一定到位,如“风”的后鼻音、 “虫”的翘舌音,所以教师反复示范、朗读,帮他们读准字音。 写字,也是一个重点。本课教学书写三个生字“虫、云、 山”,三个笔画“提、撇折、竖折”。刚入学的孩子,没有一点写 字基础,而且容易写倒笔字。所以教学三个独体字时,把笔顺 写正确很重要。同时,还要重视对学生写字姿势的指导。
二、几点感悟:
1、“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用课文中这幅 “山清水秀、桃红柳绿”的情境图贯穿整个教学过程,把 识字融入具体的情境,让学生感受到画即对子,对子即画,以对称的形式呈现课文,让学生先从形象上感受对子的特点,调动了学生学习对子的兴趣。
2、良好的学习习惯可以使学生受用终 身,一年级的学生刚刚入学,听的要求、读书的要求、 合作的要求都需要教师手把手地教。在教学过程中教 师要明确每一项要求,让学生习得方法,培养语文学习的习惯。此环节的生字教学,重点指导学生读准字音。
3、“虫”字既是本节课中要认的生字,也 是要会写的生字,教学时从古人造字说起,引出了不同 的“虫”,再联系生活,引出懒虫、书虫等说法,让课堂充 满了情趣。指导书写时,教师强调对称,要求把生字写美观,写漂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