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完《徐悲鸿励志学画》,我进行了反思,读懂徐悲鸿怎样“励志学画”,感悟徐悲鸿勤学苦练的精神,是学习本文的重点,在教学中,为了突出重点,真正感悟徐悲鸿的为国励志学画的可贵精神,我采用以下两个板块来教学:
教学中我以“励志”为主线,围绕课文的关键语句“必须用事实让他们重新认识一下真正的中国人”来研读课文。学生从课文中寻找徐悲鸿刻苦勤奋的词句。从“每逢节假日”、“他画呀画呀”、“常常”、“一整天”等词语中体会徐悲鸿为了学画,抓紧一切时间学习,从第六自然段中“小阁楼”、“一杯白开水”、“两片面包”等词中体会徐悲鸿为了学画,宁愿过着清苦的生活,学生通过自主阅读与讨论,领悟徐悲鸿为祖国勤学苦练的精神。
教学中引导学生抓住外国留学生两次对徐悲鸿的不同态度,进行比较阅读,并分组进行朗读,让同学说说自己的感受,让学生充分感受到徐悲鸿为国争光的志向。
不足之处和需要改进的地方:首先是时间把握上,值得我好好的反思,一堂课时间有限,怎么在有限的时间里最大化的让孩子们学习到文章的大意,就需要上课有所取舍,有的问题可以一带而过,重点抓住教学的重难点。比如这篇课文,更多的应该让孩子们对比外国人前后的态度变化以及怎么样让他有这么大的转变的。其次,我的语言过渡上,在课堂上,当我的一个问题问出去后,有时学生表现出来的却是木讷地看着我,此时我就会问自己,是不是自己的提问语没有说好,所以学生听不懂我的提问呢?所以教师的语言不仅要让学生,更要让学生产生兴趣,有兴趣地举起小手来回答这个问题。教师提问的难度也应该是由易到难的,容易的问题留给差一点的同学来回答,增加他们的自信心,而难的问题让好学生来回答,其他同学聆听的时候也是一个自我体会的过程,接着在重点之处让学生复述,重要既能反复巩固重点之处,又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在课堂上,我没有好好做好这一点,完全把机会留给了好同学,忽视了给差同学一个表现的机会。在品位关键词上,应该着重交给学生方法,用特例引导学生去学会学习,引领学生体味关键词。
在以后的教学上,我将及时反思自己的不足之处,改进自己的教学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