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博文
六月反思
发布时间:2017-06-20   点击: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季顺

   一堂语文课,首先得有“语文味”。《灰椋鸟》这堂课,由复习导入,重点学习三、四、五自然段。教学中,环节不多,但环环相扣,逐层深入;分析不多,但圈点批注,感受颇深;文字不多,但热情朗读,声声入耳。

   我是这样设计的:1、初步感受场面的壮观与作者的喜爱之情。2、自由读课文,抓住作者看到的、听到的和联想到的,展开说说让自己感受最深的词或句。其中,“排空而至”、“倾诉”、“翩翩起舞”、“百鸟争鸣”等词纷纷落入学生视线,感受谈得很是生动:“只有亲密的朋友、亲人间才会倾述心里话,这里的鸟儿在作者眼中就和亲人一样,多么感人呀!”“我感觉到穿着金红色裙子的少女正在跳舞,她们在比谁的舞姿更美。”“这么活泼可爱、配合默契的鸟儿有谁会不喜欢呢?”……正是有如此丰富的情感作为支撑,课堂上的朗朗的读书声,可说是非常令人激动,特别叫人兴奋。3、将话补充说完整:我竟情不自禁地欢呼起来:“        ” 4、体会作者对林场工人的感激之情,在学生理解了课文内容、体会了作者的思想感情后,我问:“同学们,你们知道《灰椋鸟》这一篇文章的作者是谁吗?”学生答:“徐秀娟。”我又问:“知道她是个什么样的人吗?”许多同学摇头,只有两三位同学说知道。于是我出示了徐秀娟的事迹:鸟是人类的朋友,我们要爱护它们,保护它们的生活环境,作者徐秀娟正是有这样一颗爱鸟、护鸟的心。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附件

    Copyright© 2018 常州市新北区薛家中心小学 版权所有
    地 址:地址:江苏省常州市新北区薛家镇 邮编:213125 苏ICP备08007291号
    联系电话:0519-85951757,85953527 传真:0519-85950502 电子邮件:czxjxx@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