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博文
6月教学反思
发布时间:2017-06-20   点击: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包红玲

  这是苏教版一年级下册语文的一篇课文,课文叙述了2008年12月23日大陆向台湾赠送了一对大熊猫的后续故事。作为教材的新增篇目——《团团和圆圆》,教材编写组编创的用意也很明显:希望娃娃们了解团团圆圆名字的含义及两岸同胞期盼团圆的美好愿望。
  课文很短,分四个自然段,共有七句话。最难读懂的是第一句话,因为这句话中有两个一年级孩子所不熟悉的词语:“宝岛台湾”、“木栅动物园”;最长的是第四句话,由三个短句组成。整体来看,课文语言浅显,内容清晰,易于朗读。特别是第二自然段用拟人化的手法介绍两只熊猫不同的性别和性格,还有第四自然段,围绕“受欢迎”这一中心词,描述小朋友们对熊猫的喜爱。
  文本虽浅显易读,但若想让学生仅仅通过朗读来明晰文本的核心价值,恐非易事。毕竟,语言简洁则留白甚多。基于此,我想,在执教本课时,要善于利用文本的插图(台湾小朋友们在动物园看大熊猫的场面),以及适当的相关背景及图片,以此来丰富学生的认知,再引导学生基于文本,进行想象补白,通过这种不断渗透,不断内化体验的过程,最终水到渠成。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附件

    Copyright© 2018 常州市新北区薛家中心小学 版权所有
    地 址:地址:江苏省常州市新北区薛家镇 邮编:213125 苏ICP备08007291号
    联系电话:0519-85951757,85953527 传真:0519-85950502 电子邮件:czxjxx@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