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博文
四月教学反思
发布时间:2017-04-12   点击: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陈红芳

《街舞男孩》教学反思

本学期,学生刚刚接触scratch程序设计这一内容,在前面几节课的基本上,学生已经基本掌握了scratch程序设计方法,对教材介绍的一些功能有了一定的了解,但本课是里面涉及命令较多的一课,对于以前所学的脚本中,大部分是以顺序执行为主,而本课的内容主要是按键执行,是一种更灵活的控制方式,当满足了一定的条件才能执行,是选择执行,即是程序设计中的分支结构。

针对本节课的教学过程总结如下: 一、两条主线帮助学生理解两种不同的角色控制方法 第一条主线,利用帮助小明(街舞男孩)设计连贯动作,让学生自主尝试,在完成程序后帮助学生分析理解脚本,得到是从上往下依次执行,是顺序执行。 第二条主线,抛出问题:如何更灵活的控制小明的动作呢?让学生思考,得出利用按键来控制角色运动,引导学生学习这一命令后,学生自主尝试用4个键来控制角色的4个动作,帮助学生分析理解脚本,得到,只有当满足了按下某个按键时,脚本才会执行,是选择执行。 二、问题串联,以疑促学,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在教学设计里,我始终是以问题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为主。如在第一环节中, 我设计了两个问题:造型切换太快怎么办?角色不见了怎么办?让学生带着问题解决问题。在第二环节中,我先是提出怎样才能更灵活的控制角色动作?让学生利用已有的生活经验得出答案,引导学生找一找这个命令,发现这个命令里面蕴含的秘密(可以选择不同的键),接着抛出问题:你打算用哪些按键来控制小明的4个动作呢?为什么?来帮助学生理解在程序设计中,选择按键一是要便于操作,二是要易于理解,培养学生程序设计的创新思维。学生编写好脚本后,再次提出问题:你在每次表演之前,是一种什么状态?引导出小明在执行每个动作之前必须切换到“直立”造型,渗透程序设计中“初始值”的概念。在第三环节中,出示第三个大问题:你能为小明设计更多的舞蹈动作吗?引导学生创新设计出更多的舞蹈动作。 三、分析脚本,培养程序设计思维品质 在每一个环节结束后,我都要帮助学生分析一下脚本,让学生理解为什么这样编写,培养学生的程序设计思维品质,自己的脚本自己要会读,别人编写的脚本也要能读懂。同时也是帮助学生梳理知识点,第一环节中,从上往下顺序执行的脚本在程序设计里有一个专业名词,我们称为顺序结构,第二环节中,只有当满足了一定的条件才能执行的脚本我们称为选择结构,又叫分支结构。当然还有一种不断重复执行的脚本,我们称为循环结构,让学生初步感知程序设计的三种结构。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附件

    Copyright© 2018 常州市新北区薛家中心小学 版权所有
    地 址:地址:江苏省常州市新北区薛家镇 邮编:213125 苏ICP备08007291号
    联系电话:0519-85951757,85953527 传真:0519-85950502 电子邮件:czxjxx@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