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就像一只钻头,去开掘知识的深井。问,就像一把钥匙,去启开疑团的大门。
《争论的故事》教学反思
发布时间:2017-06-19 点击: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蔡玮
回想这节课的教学,自我觉得也不是一无是处。先说说,通过努力,自己已经做到的:
一、钻研文本,整体把握。
《争论的故事》一文分成两个部分,一是兄弟俩的争论,二是学生的讨论。教学时,不可只顾突出争论,而忽略了讨论。争论是因,讨论是果;争论是现象,讨论是感悟;争论是讨论的基础。课始,我从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几个方面让学生说话,从整体上把握整个故事。课中,让学生结合生活实际讨论,感悟道理。从板书上,就可以看出我整堂课整体的脉络。
二、真实对话,扎实品词。
本文中,有几个需重点把握的词语,如“不以为然、争论不休、两全其美”等。以教学“争论不休”为例,我通过与学生角色扮演的形式,把学生自然而然引入争论的情境,水到渠成的完成了争论不休整个词语意思的把握。紧接着出现“休”意项的选择,学生轻松掌握。
在教学“两全其美”时,我是通过联系上下文的方法,“对于老人的建议,兄弟俩满意吗?”引出对“两全其美”的理解,不露痕迹,顺其自然。
但是,由于经验不足,课堂驾驭力的不足,自信心的不足,这节课最终还是留下很多遗憾。
一、指导朗读不到位。本文中,兄弟俩争论的经过是重点之一,须引导学生在朗读中把握语气。当课堂上学生的表现,一反课前我与他们接触时踊跃发言的状态时,我阵脚大乱,不知道从何处去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词语去朗读,不知道让学生在对比中去读出语气。自己总是游离于文本之外,学生的习得效果不言自明,那是一个差。
二、细节处理不到位。虽然,从教案的角度来看,我的备课思路不逊于其他几节课,但是,我没有充分发挥教材与教案的领航作用,没有做到在完成线与面上的任务的同时,精细化每个点。每个教学环节是实施了,但究竟该实施到什么程度为止,我很茫然。俗话说,细节决定成败。由于我在细节把握上缺能力,导致缺信心,以致丧失了了节好课。要获得这种把握火候的本领,看来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
“ 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此刻的我,算是有些明白古人的话了。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附件
:
Copyright© 2018 常州市新北区薛家中心小学 版权所有
地 址:地址:江苏省常州市新北区薛家镇 邮编:213125
苏ICP备08007291号
联系电话:0519-85951757,85953527 传真:0519-85950502 电子邮件:czxjxx@163.com
苏公网安备 3204110200005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