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课辅导
薛家中心小学 曹燕
一、说课的意义
所谓“说课”,就是授课教师在独立备课的基础上,系统地谈自己的教学设想及理论依据,以达到相互交流、共同提高的一种教研形式。
说课,对于了解、研究和评价一节课,对于专题研究某一教学内容的教学,对于培养和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具有重要的意义。良好的说课能把理论与实践有机地结合起来,它集备中说、说中评、评中研、研中学为一体,这是优化课堂教学设计,提高教师教学能力的一种有效途径。
二、说课的特点
1、简易性与操作性。
说课不受时间、空间、人数的限制,又不牵涉到学生,简便易行。能很好地解决教学与教研,理论与实践相脱节的矛盾。
2、理论性与科学性。
在备课中,虽然教师对教材做了一些分析和处理,但这些分析和处理是浅显的感性的。而通过说课,从理性上审视教材,就有可能发现备课中的种种疏漏,再经过修改教案,疏漏就会得到弥补。从这个意义上说。它能帮助教师更好地吃透教材。
另外,说课的准备过程是教师驾驭教材,优化教学设计的过程。尤其说课不仅要说明怎么教。还要说明为什么这样教。这就迫使教师去学习教学理论,认真思考问题。这是教师从理论上去认识教学规律的过程。说课还需要教师写讲稿和演讲,这又是提高教师写作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的过程。
3、交流性与示范性。
说课是一种集思广益的活动,无论是同行,还是教研人员都会在评议说课,切磋教艺,交流教学经验中获益,尤其对说课者是最贴切的指导。
当然,说课也有局限性。首先,看不到教师临场发挥,处理和随机应变的教学机智,看不到学生掌握知识形成能力的实际效果。这自然在评议上就有局限性。其次,在具体实施过程中,也有说得好,但教得不好,或者教得好而说得不好的现象。这就需要在开展教学研究活动中,不能简单和孤立地看待教师说课的好与坏。要把说课评价与课堂教学评价结合起来。
三、说课与备课、上课的关系
(一)说课与备课的关系
1、相同点:
(1)主要内容相同,说课与备课的教学内容都是相同的。
(2)主要任务相同,都是课前的准备工作。
(3)主要做法相同,都要学习大纲,吃透教材,了解学生,选择教法,设计教学过程。
2、不同点:
(1)概念内涵不同。说课是属于教研活动,要比备课研究问题更深入。而备课是教学任务如何完成的方法步骤,是知识结构如何转化为学生认知结构的实施方案,属于教学活动。
(2)对象不同。备课是要把结果展示给学生,即面对学生去上课。而说课是对其他教师,说明自己为什么要这样备课。
(3)目的不同。说课是帮助教师认识备课规律,提高备课能力;而备课是面向学生为目的,它促使教师搞好教学设计,优化教学过程,提高课堂效益。
(4)活动形式不同。说课是一种集体进行的动态的教学备课活动;而备课是教师个体进行的静态的教学活动。
(5)基本要求不同。说课教师不仅要说出每一具体内容的教学设计,做什么。怎么做,而且还要说出为什么要这样做。即说出设计的依据是什么。而备课的特点是在于实用,强调教学活动的安排,只需要写出做什么,怎么做就行了。
(二)说课与上课的关系
说课与上课有很多共同之处。如,说课是对课堂教学方案的探究说明,上课是对教学方案的课堂实施,两者都围绕着同一个教学课题,从中都可以展示教师的课堂教学操作艺术,都能反映教师语言、教态、板书等教学基本功。一般来说,从教师说课的表现可以预见教师上课的神情。从说课的成功,可以预见其上课的成功。说好课可为上好课服务。因为说课说出了教学方案设计及其理论依据,使上课更具有科学性、针对性,避免了盲目性、随意性。而上课实践经验的积累,又为提高说课水平奠定了基础。这些反映了说课与上课的共性和联系。
但说课与上课之间也存在着明显的区别,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1、说课与上课要求不同。
上课主要解决教什么,怎么教的问题;说课则不仅解决教什么,怎么教的问题,而且还要说出“为什么这样教”的问题。
2、说课与上课的对象不同。
上课是课堂上教师与学生间的双边教学活动;说课是课堂外教师同行间的教研活动。上课的对象是学生,说课的对象是具有一定教学研究水平的领导和同行。由于对象不同,因此说课比上课更具有灵活性,它不受空间限制,不受教学进度的影响,不会干扰正常的教学;同时,说课不受教材、年级的限制,也不受人员的限制,大可到学校,小可到教研组。
3、上课的评价标准虽也看重教师的课堂教学方案的实施能力,但更着重课堂教学的效果,着重学生实际接受新知、发展智能的情况;说课重在评价教师掌握教材、设计教学方案、应用教学理论以及展示教学基本功等方面。虽然一般认为,说课水平与上课水平具有正相关关系,但也有例外,即某些教师说课表现不差,但实际课堂教学却不理想。一个重要原因是上课必说课多了一个不易驾驭的学生因素。学生不是被动灌输的听众,而是随时参与并作用于教学活动全过程的主体。教学中如何调动学生积极思维,如何机智处理教与学中的矛盾,有效控制教学进程,这些能力需要教师在上课中自觉、能动地表现出来,而说课则往往涉及不到或较难充分表现。从下面的表中可以看出,说课与上课的目的、形式、内容、评价、也有很大差异。
可以看出,说课是介于备课和上课之间的一种教学研究活动,对于备课是一种深化和检验,能使备课理性化,对于上课是一种更为严密的科学准备。我先来说说一份说课稿包含哪些内容:教材分析、学生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法学法、教学流程、板书等,一般来说是这几个板块,但是现在的教法学法已经渗透到具体的教学流程,所以这个板块也就没有单独的板块了。
接下来我就结合给大家的两份教学内容来具体谈谈这六个板块该怎么说,要点是什么,最后再说一点说课的小诀窍。
教材分析:主要内容、作者情感、文本特点(修辞手法、表达特点等)、简单说也就是内容+思想+表达形式。这是在给你的教材没有单元编排的前提下,如果是教材中的课文,我们还要主要说清在年段、单元的独特价值。例如《下大雨》,《瓶口脱险》的思想感情 。不是说我的是最好的,只是给大家一个参考。
学生分析:这个年段的学生已有什么,还缺失什么,生长点是什么?特别是这篇文本对于这个年段的学生来说训练点是什么?例如《下大雨》
教学目标:教学目标必须要准,要清楚课标对每个年段的具体要求,不能过高或过低。比如默读这个要求就不能出现在低段的一年级,比如概括这个目标就不能出现在低年段,再比如阅读教学中,中年级只要初步感受作品中生动的形象和优美的语言,而高年级就要揣摩关键词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要体会其表达效果。这个目标的表述必须要注意行为主体是学生,主语都是学生,不能是让孩子学会什么,明白什么,感受什么这样表述,主体明确之后,在表述上还要注意每一个目标要有行为方式和行为程度,例如《下大雨》中一个目标就是“能用多种方法理解生字、新词的意思。”“通过给图配音,感受到雨中的乐趣,并且也能带有一双发现的眼睛,去感受雨中景和雨中物。”目标不要多,三到四个就可以了,千万不要超过五个。
教学重难点:重点难点在表述是不能是目标1或者目标2,教学重点是针对教师说的,是教师在课堂上需要重点展开的地方,教学难点是针对学生说的,是学生在本课学习中比较困难的知识点和难掌握的地方。
教法学法:教学学法在以前的说课中是要单独拎出来一块说的,现在的说话已经不单独列为一块,你可以在说教学流程前加一句:我把教法学法一并渗透其中。一般在教学流程中结合设计意图一块说,因为10分钟时间真的很宝贵,这前面几个板块要争取在3分钟左右说完,不能太长,影响主体说教学流程的时间。
教学流程:这是一篇说课稿中最重要的部分,是需要大力气去设计的,概括起来可以说流程要新,板块要清。
首先,要提炼好标题,标题最好要做到两个要求,每个小标题字数要相等,每个小标题要有学习方式和学习目标,也就是一听这个小标题就知道你这个板块采用了什么教学方法,要达到怎样的目标。例如《瓶口脱险》谈话导入,揭示课题;初读课文,了解其因;细读课文,揣摩内心;复述课文,明白哲理。再如《下大雨》:回忆导入,激发学习兴趣;自读课文,感受下雨之大;细读课文,感受雨中事物;给图配音,内化文本语言;观察比较,书写正确美观。
这是大板块,每一个大板块之下分步的教学流程也要有这样的内容提炼,让评委一听就知道每一个小版块你在干嘛。评委要听很多个,听到后来有听觉疲劳,一定要一下就抓住评委的耳朵,让她一下子知道你的板块。例如《下大雨》的第三板块:细读课文,感受雨中事物中,下面教学流程的具体展开为:1、细读课文,找出相关事物。2、交流特点,感受动物特性。3、回归文本,利用想象补白。
这个教学流程当中教学方式的选择一定要和文体匹配,比如故事类的文本就适合用讲故事或复述的方式来教,童话类的就可以采用演一演的方式等。
这个板块中的教学意图不需要每一个都写,只需要在你的设计中有亮点的地方或者你有独特思考的地方来说,比如《下大雨》中,在第四个板块中,给图配音,内化文本语言我设计了一个教学活动,是出示与课文内容相关的图画,看着图片给图配音,这个环节我写了设计意图:(例子)这是一个意图。
再比如复述,其实上面这个环节就是复述课文,复述就是高层次的言语实践,复述在你的流程中也要分清层级,不能简单这个环节就是复述,对于学生太难,《下大雨中》第一次搭台,第二次搭台等。
最后在教学流程一块我要说的是所有的语言针对的是评委老师,不是学生,不要有教学性的语言在里面。比如生字教学:烟、积
最后板书:板书清晰,要精练,这个是最后呈现出来的东西,其他的都是耳朵一听,这个是留在眼前的,最好是内容的呈现,高年级要有方法的呈现等。一个成功的板书设计,就是一个微型教案。
说课的小诀窍
诀窍一:跳出庐山识面目
当局者迷,旁观者清。教学那点事,有时还真需要“跳出教材外,不在课堂中”,否则,难识庐山真面目。
就拿教材来说,它的前后都有“转化”,先是教材编者依据国家教育大纲进行了一次转化,即由“大纲”到“教材”,教师在了解了教材编者的意图,弄清楚整个学段教材的逻辑线索后,为学生编写“教学设计”,这又是一次转化。当然,最重要的转化,接受方必须是学生。如果能够不仅承上启下,还能站在教材编者之上与学习者之下,删繁就简,因地制宜,选择最佳路径来写你的教学流程,显然你就从根本上掌握了优势。
诀窍二:纸上谈兵图圆满
从字面上看,“说”和“讲”同义,而“说课”和“讲课”却是完全不同的两个概念。讲课是务实,看的是课堂上的真功夫;说课是务虚,看的是“纸上谈兵”。纸上谈兵的说课,由于没有教学对象的互动反馈,一厢情愿的成分不少,其效果也就无法检验;如果只说课而不上课,那更可以尽情地朝理想化的方向去说,反正只看“纸上”不看“堂上”,所以厚黑一点,“说的”要比“唱的”好听,要尽量追求圆满。
从这个意义上讲,说课稿就是一幅课堂畅想图,只要你能自圆其说,不露破绽,只要你能创意迭出,展示精彩,就可以沙盘推演,尽显高妙,就可以生唱师和,旋律优美。如果“说”都说不好,“做”,自然会大打折扣的。
预祝每位老师在说课中取得优异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