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米×8往返跑是400米跑的替代项目,是我国国家体质健康测试中五、六年级的必考项目。它有效反映学生灵敏及耐力素质发展水平的常用指标。其成绩与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程度有关。本次课我主要采用的是小组接力的形式来培养学生持之以恒的精神和集体荣誉感。
对本课的反思如下:
1、提前通知,让学生做好心理准备。因上学期,学生一听到50米×8往返跑,就很“激动”,整队分组都要浪费时间。所以我就上节课下课的时候提前通知了本课的内容,让他学生提前有个心理准备。因此,在活动开始时,学生井然有序,没有出现各种焦虑、厌烦、忐忑等负面情绪,分组整队的速度明显比上学期快很多,课堂常规良好。
2、接力形式,让学生提高团队意识。之前习惯偷懒或体能不好的学生,在这次练习中,都咬紧牙关坚持跑完全程了,有的学生甚至是超常发挥。期间他们得到整个团队的认可与掌声,自信心和团队意识也得到了很大的提升。这一点虽然是我在课前预设到的现象,但现场来看,明显比我预设的结果要好很多。
3、分组后的人员微调,让学生的比赛兴致高涨。以前的接力通常按照四路纵队进行,人员身体素质参差不齐,赛后各组意见很大。因此,本次50米×8往返跑(接力),我根据班级人数按照蛇形报数的顺序平均分成5组或6组,确保每组人数相等。然后再根据学生的身体素质与各组学生的意见,把跑得慢的学生分布在速度比较快的队伍中,达到均衡各组的实力目的。当然也不是真正的势均力敌,只要让各组学生觉得公平公正就好。
4、落实赛后“奖励”机制,让学生赛有所得。因为课堂上不能出现惩罚措施,所以练习结束后,我采用的是上节课所学的手脚协调性练习,根据各小组的名次,领取不同数量的练习。既锻炼了学生身体素质,也避免了学生赛后没有做出相应的“奖励”产生的各种“不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