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博文
3月份教学反思
发布时间:2017-03-01   点击: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夏晴怡

                    3月份教学反思

教了《夜晚的实验》后,我最大的启示是:作为语文老师一定要细读文本,这是上好课的基础。课前我就反反复复地读文本,仔细揣摩斯帕拉捷实验的过程,我发现了很多以前没有读到的东西。

首先是在内容的理解、主题的把握上,斯帕拉捷的实验不但让我们看到了他善于观察、勤于思考、大胆实验、不怕失败、锲而不舍、持之以恒等可贵的精神,而且给我的启示也是多方面的。比如:“失败是成功之母”“好奇心是科学探究的可贵品质”“科学的道路不是一帆风顺的,只有善于观察、勤于思考、不怕失败、锲而不舍、大胆实验的人,才能攀登科学的顶峰。”仅此而已还是不够的,我想,我们还应该让学生明白“一切科学研究都应该造福于人类”。

其次是在表达方法的领悟上。四次实验过程不仅启发我们在写比较复杂的实验时要注意“有详有略,突出重点”,还要学习第一次实验是怎样写具体的(写了实验的时间、地点、人物、结果、做法、思考)。不仅如此,我还发现,写第一次实验时,文中是从结果写到做法最后写思考过程。这种倒叙的写法与通常写法相比(从想法写到做法最后写结果),又有什么优点呢?这些都应该让学生有所领悟。我在课堂上让学生创造性地复述斯帕拉捷的第一次实验的过程。由于我课前比较认真地解读了文本,有了自己的一些理解和思考,教学的思路就渐渐明晰起来。课堂上才有了上课的底气。

为了六年级学生的语文发展需要,我还在课堂中讲一些有关写作方法的知识与技巧,如课文第3自然段:斯帕拉捷原来总以为蝙蝠在夜晚轻巧自如地飞翔,一定长着一双特别敏锐的眼睛。可当斯帕拉捷做完蝙蝠蒙眼的实验后,斯帕拉捷又产生了疑问:“斯帕拉捷很奇怪:不用眼睛,蝙蝠凭什么爱辨别前方的物体,捕捉灵活的飞蛾呢?”这句话在文中起了什么作用?(承上启下的作用)“于是”

斯帕拉捷又进行了第二次堵鼻子的实验。“于是”在这里起了转折的作用。又如:在学完第二段时,让学生把四次的实验进行比较,“与第一次相比,后来三次实验的情况是怎样简明扼要地写的?”“为什么要这样写?”通过学生的讨论交流,使学生掌握一些写作的方法和技巧。这样的语文教学能让学生学到语文课应该学到的东西。

所以,我想在以后的教学中,作为教师的我们一定要细读文本,多挖掘文本的内涵,进一步体会作者的情感,课前要多研究,为上好每一堂课做好充分的准备!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附件

    Copyright© 2018 常州市新北区薛家中心小学 版权所有
    地 址:地址:江苏省常州市新北区薛家镇 邮编:213125 苏ICP备08007291号
    联系电话:0519-85951757,85953527 传真:0519-85950502 电子邮件:czxjxx@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