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次活动的教育目标制定既有教育性、针对性、实效性;又体现了小、近、实、趣。从本次活动中,我们可以看到,顾老师是从小处着手,贴近学生生活实际,对学生进行课间文明的教育。
我们都知道,低中年级小学生受年龄、知识和阅历的限制,道德情感肤浅,难以理解和形成正确的行为规范。班主任就采取从身边的小事、小细节入手。如顾老师让学生看照片,四人小组谈体会,从谈论中得出结论,这些行为都是不文明的,我们都要及时的改正,让同学们深刻认识到,课间文明活动的重要性。
新——新中有趣。课堂的形式多样,小组讨论,拍手说儿歌,玩游戏等活动,丰富了整个课堂。整个课堂开展得有声有色,既锻炼了学生的听说能力、组织能力,又体现班级德育工作的思想性、知识性和趣味性。每个环节激起了学生玩的兴趣;体现着新课程标准提出的:理想的课堂是动态生成的课堂,闪烁着学生智慧的灵光,张扬着学生的个性。接着让他们开开心心玩的过程中,去体验并进一步思考课间十分钟如何更安全玩耍。
实——实中寻真。本次活动选题切合学生实际,素材选取以学生的生活为基础,以学生自身普遍存在的现象进行比对教育,有很好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如让学生在体验、交流中感悟课间活动是一种文明行为,是一种好习惯的体现,应该从小做起。针对班级中存在的不良行为习惯进行教育,选取本班学生的照片进行对比教育显得更有针对性。
用——学中活用。班主任在课前搜集了相关资料,做了充分的准备工作,课堂上班主任能够充分利用多媒体作为班会的辅助工具,同学们在课堂上能与班主任互相配合,师生交流、生生交流非常热烈,而且落到实处,让学生在思维的碰撞中激发人人向上的意识,可以说这次课堂学生参与性、积极性较高的,这对于学生能力的培养有很大的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