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河与青草》是一则童话故事,课文意在让学生领悟到朋友之间应该互相帮助、互相依赖、共同进步。课文的寓意很深,对于一年级的孩子来说比较深奥,难以理解。
在教学过程中,我的设计思路是这样的:通过观察和朗读体会小草的“绿”和小河的“清”;依据板书提出问题“小草为什么这么绿”和“小河为什么这么清”,通过朗读对话、句式说话理解;小结小草和小河是一对互相帮助的好朋友,拓展还有哪些这样的好朋友,练习仿说。
我采用了比较多的读的方式,有自由读,个别读,齐读,分角色朗读,表演读等方式,让学生读得轻松,读得有趣。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应让学生在积极主动的思维和情感中,加深理解与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美的熏陶,享受美的乐趣。”在了解知识的同时,体会小河与小草相互依存的关系,懂得在生活中是要互相帮助。
本课教学中,我将课文进行了重组,首先学习小河与小草互相夸奖的话,体会小草的“绿”和小河的“清”。在读好这两句话之后,再学习“小河与小草为什么要互相赞美对方呢?”
但由于时间的关系,教学的任务没有全部完成,最后的写字环节匆匆结束,没能在当堂训练。再加上准备也不是太充分,学生对于“小草如何保住泥土”这一知识的理解也是一知半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