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菊花》案例:
生:(读好长句子)星期天早晨,爸爸妈妈带我去公园看菊花。
师:现在我们也去看一看公园里的菊花。(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各种各样的菊花)
生1:好多的菊花呀!
师:(指着图)这里一朵,那里一朵
生:(情不自禁)那边还有很多,是一大片。
生2:这边也有很多,一簇一簇的,一丛一丛的。
师:用笔在多媒体上,用大大的圈圈出了学生嘴里说的“一大片一大片的菊花”,用小圈圈出了学生嘴里说的“一丛丛的菊花”,又用更小的圈圈出了学生嘴里说的“一朵朵的菊花”。
师:(出示词语:一丛丛、一朵朵、一片片)让我们一边思考,一边读一读,你能感受到这几个词语之间的不同吗?并用你朗读把这种感觉读出来。
师:(根据学生的朗读,把词语按一定的顺序排好)一朵朵、一丛丛、一片片
师:引读:公园里的菊花真多啊!(一朵朵、一丛丛、一片片)
师:一朵朵黄色的菊花正迎着深秋的寒风开放呢?
生1:那里一簇是紫色的,还有那边上几朵是白色的。
师:恩,你真会发现,菊花的颜色真多:有金黄的、有雪白的,还有紫红的。
生2:还有淡绿的。
…… ……
反思:张田若先生说:“阅读教学第一是读,第二是读,第三是读。”由此可见读的重要性,但对于一些重要的词句的读,我们不能只是反复地、机械地、泛泛地去读。一年级孩子来说,“一朵朵、一丛丛、一片片”这些词语,很容易被他们粗略地读过去,像儿歌一样唱读过去,然这个案例中,我引导学生,细细读,慢慢品,边读边圈,让学生在读中有所比较,使学生对于准确用词有所感悟。学生也自然而然地记住了这些词的读音、结构、意思。同样案例中对一些表示颜色的词,也是引导学生品词读句入乎其内,通过朗读体验使学生融入其中。正如著名特级教师陈钟梁老师说:“语文课是美的,这种美潜伏在语言的深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