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课的教学重在根据随意撕纸的外形进行联想添画即“先撕后想”,因此纸不应撕得太碎,太碎不利于纸的想象造型。
课题导入学生能很直观的了解今天上课的作画形式。一年级小朋友的想象力比较丰富,但是认知面比较小,所以我要站在孩子的角度思考课堂。讲授撕纸过程是采用快速撕和慢速撕两个方法,让孩子自己发现不同之处。但这节课上下来孩子的撕纸的形状并不是太丰富,可以多撕几次或者撕的时候多拐几次弯等等。在学生撕纸的过程中,实际教学发现学生有些不敢撕,撕的形状有些雷同,因此提示学生撕的方法还是很有必要的,对后面丰富作业的形式和拓展想象的空间都很有好处。粘贴撕纸时,不宜将纸四周贴得太死,作品呈现的立体感更强,更生动。添画部分我首先采用自己慢速撕出的造型进行添画,再提供了一些同龄孩子的作品给孩子们欣赏,添画方法的指导上,以纸形为主进行添画,教学中应让学生由浅入深地激发想象、添画熟悉的形象,让学生积极思考,互相讨论、交流,从单个形象到组合形象,鼓励学生有个性的想法,让学生在体验成功快乐的同时,走向探究的高地。学生的联想是本课的重点,通过多次不同形式的想象练习,学生能根据手中撕纸的大致外形进行联想,在实际操作中粘贴的形式也能给学生的作品增添很多乐趣,可以有空隙和折痕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