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这个内容已经教过几年了,现在又听了刘伟老师的试上,我可以说是上的驾轻就熟,所以我的重点放在解题思路及解题方法的指导上,教学效果是不错的,超出了我的预期目标。学生们对于用假设这种策略来解决问题有了更进一步的理解。
一、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首先,解决实际问题的教学能培养学生根据需要探索和提取有用信息的能力。其次,它促使学生将过去已掌握的静态的知识和方法转化成可操作的动态程序。这个过程本身就是一个将知识转化成能力的过程。再次,它能使学生将已有的数学知识迁移到他们不熟悉的情景中去,这既是一种迁移能力的培养,同时又是一种主动运用原有的知识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
二、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首先,它能使学生认识到所学数学知识的重要作用。其次,它能培养学生用数学的眼光去观察身边的事物,用数学的思维方法去分析日常生活中的现象。再次,它能使学生感受到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后的成功体验,增强学好数学的自信心。
三、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首先,解决问题需要学生根据具体问题情境去主动探索,这本身就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其次,任何数学问题的解决,只有通过对已掌握的知识和方法的重新组合并生成新的策略和方法才能实现问题的解决。所以这个过程又是一个创新的过程,它不仅使学生获得初步的创新能力,同时还可以让学生从小养成创新的意识和创新的思维习惯,为今后实现更高层次的创新奠定良好的基础。
教学中,我让学生通过画图把假设的过程表示出来。并且在检验后我提出“回顾一下,刚才这个问题有什么特点,我们是怎样来解决这个问题的呢?你觉得哪些步骤是解题关键?”引导学生既感受到用假设的策略可以解决什么样的问题,又让学生感受到面对一个问题有时会有多种策略的综合运用。通过解决问题的策略的教学,使我更加明白了 “数学方法是数学的灵魂。”数学的学习,对学生来说,能使其终身受用的,绝不仅仅是知识,数学思想方法获得是更重要的。
从作业反馈情况来看,学生的问题主要体现在这样几个方面:1、部分学生对假设的过程思路还是不够清晰,到底要怎样替换、每一步求得是什么不理解。2、填空形式的练习错误较多。3、两种假设还是发生混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