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博文
11月反思
发布时间:2016-11-23   点击: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李丹丹

                                 阶段性检测后的分析和思考

逐题分析,从量化的角度分析每一题的失分率,数据对比之下,哪一道题错误率较高,一目了然!从质化的角度逐一记录每个学生每一种错误答案背后的思考过程,结合孩子自身和我教学方面分析如下;

反思自我:由于经验薄弱,在平时练习讲解时,不会及时的变式和拓展,从而影响了孩子们对于稍有难度题目的失分过多,也直接影响了班级整体优秀率!如:在大练上我们的确见过一道选择题是:一个直角三角形,三条边分别为3厘米,4厘米,5厘米,那么三角形的面积是(    )平方厘米,给出几个选项让学生选择。在这里我们在讨论中,归纳了解决这类题型的方法,先确定直角三角形的斜边(在直角三角形中斜边最长也就是利用点到直线的距离垂线段最短来解释),在确定两条直角边,在求面积(注意:三角形的面积要底×高÷2不要忘记除以2.)。但是我并没有像考题中这样拓展:用两个这样的三角形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周长最大是(     )厘米。这时候学生不能全部想出三种不同的拼法 ,然后算周长再比较。几乎没有直接想到最优能计算出周长最长对应的拼法的算式(也就是把最短的边重合,使相对长的两条边作为平行四边形的两条邻边)。对于填空题的第6题,也是上面一题的变式,但是孩子们不会想到用点到直线的举例垂线段最短或是把他放在一个直角三角形中去辨析判断,从而导致错误!这是一种类型的题目,但由于我自身的原因,没有能归类对比在一起让学生去辨析,没有能力及时拓展辨析相同的题型,是我的能力的不足!

反思自我:没有把计算抓在手里!开学初,虽然我在组内提倡大家每天练习几道竖式计算或递等式计算或简便计算等。平时新课内容较多,就没有时间练习计算,所以没有每天把计算落实下去,而我们的孩子们对于四年级学习的一些简便计算,已经遗忘了一大部分,从而做125×88时容易把88拆成80×8从而发生错误。这也提醒我:在今后的教学中,要把计算抓在手里,而且要关注不同的计算类型,要常做常新!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附件

    Copyright© 2018 常州市新北区薛家中心小学 版权所有
    地 址:地址:江苏省常州市新北区薛家镇 邮编:213125 苏ICP备08007291号
    联系电话:0519-85951757,85953527 传真:0519-85950502 电子邮件:czxjxx@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