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米》教学反思
对于米的教学采用活泼的课堂方式:制造矛盾冲突,探索米的长度。
1、师生比赛,引出米
师:请一位同学用直尺来测量黑板的长度,我等到同学量到黑板中间的时候再量,让一让你们,好不好?
学生争先恐后,非常积极。
然后侯同学量的很认真,我用米尺量,我三下五除二就率先完成了,同学们都说老师赖皮,我就倍感委屈的发问:怎么赖皮了?学生都说我的尺子长,这时候揭示:学生尺是用来量短一点的物体,量长的物体需要更长的尺子:米尺,从而揭示课题。
2、建立1米表象,估测实物
米尺的长度正好是1米,先让学生感知一庹的长度:比一米长,再用双手比划出1米的长度,让学生具体感知一米,再过渡到在教室中寻找实物,哪些物体的长度大约是1米。
我发现,当孩子找到和他们息息相关的事物时非常感兴趣,都具有善于发现的眼睛。我想在以后的教学中要多渗入数学文化,找到感兴趣的,快乐的学习。
需要注意的是:
1、让学生经历长度单位的形成过程,建立表象。
2、通过联想和比较来巩固对厘米和米的认识。
3、建立初步的估计意识和估计能力。
4、长度单位的认识要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只有在课堂上结合实际来学习,学生才能真正的理解并运用到生活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