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牧童谣》教学反思
最近执教了一首《牧童谣》,这是一首湖北童谣。首先我利用上节课所学的“牧童”之歌展开复习,把学生继续带到牧童的情景中,开始音乐课。
这首歌曲的歌词非常有特色,词句简单,上下两句一问一答的结构,刚好可以师生或生生互动,在短句练习发音的同时我给个别的音加入了柯尔文手势,因为前面有过科尔文手势的铺垫,所以这里手势的加入能让学生非常快速、准确地掌握,并且可以通过手势把歌曲唱的更好听。
在这节课中我自己最满意的是歌词编创环节,这一环节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的想象。在我图片的提示下做歌词的改编,首先通过视觉效果引起学生的好奇感,然后通过填词激发学生的积极性,自己创编。学生能用自己创编的歌词来演唱、有效的增加了学生的自信心,也提高了学习能力。
一节课下来我总结,还是应该多站在学生的角度思考问题,依据学生的年龄特点,性格特点来设计教案。记得有次听语文一位专家执教低年级的写字教学,给我很大的触动,:一个简单的字,那位专家老师通过直尺、铅笔,一点一点慢慢地教学生量距离、画点、再书写、起笔、收笔、提手等等,让我感叹,在低年级的教学就是要慢而又慢,扎扎实实,耐心细致地教学,这样把低年级的基础打牢,后面的教学才会稳步有提升。
所以现在我的每节课都在认真地教学、细致地开展,力求在低年级时让每个孩子会唱每首歌,唱好每个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