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化文档》教学反思
本课我主要采用了“任务驱动”这一教学模式,在学习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能力。经过一次试上后,我对本课的教学设计也进行了反复多次的修改,制定了这样的教学步骤:一、创设情景,引入新课;二、任务驱动,自主协作;三、放手尝试,展现个性;四、展示作品,交流评价;五、总结延伸,拓展知识。
一、精选教学素材,拉近师生距离。
俗话说,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如果在上课前五分钟内就能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情感态度上淡化师生角色,缩短师生之间的心理距离,学生愿意去亲近你的话,那么接下来课堂双方的交往活动会变得容易很多。本堂课我就采用新闻播放形式,结合季节与学校小记者活动,以公益“一个鸡蛋的爱心毅行”活动导入,真正实现了寓教于乐。
二、自选学习方式,增进交流合作。
新课程强调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倡导建立具有“主动参与,乐于探究,交流与合作”特征的学习方式。然而不同的学生对于学习方式的选择和偏爱也是不一样的,事实证明,用自己喜欢的学习方式去学习,收效会更大。所以本节课我在教授“自选图形”这一知识点时,充分放手让学生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去学习,可以看书,可以同桌讨论,也可以询问老师,学生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不仅收获到了知识,也学到了获取知识的一种方法,更是增进了师生、生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把课堂还给学生,也就是把个性和创造还给学生。
三、去浮华,存本真,有效落实双基。
热闹的课堂并不等同于成功的课堂。在热闹的课堂上,学生或说,或问,或唱,或动……给人一种师生共乐,欣欣向荣的感觉!但这种热闹景象背后往往隐藏着的是一种暗流,学生的各类知识点都真正扎实掌握了吗?有效课堂的归宿最终还是要落到学生学到了什么,学得怎么样上来。本节课,在艺术字板块我充分给足时间学生自主探索,旨在提高学生的一种学习的能力——如何实现知识迁移的能力,如何利用旧知探索新知的能力,以及如何利用自己已有的学习经验去解决现有问题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