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轴对称图形》教学反思
本课主要是认识生活中的对称现象,了解轴对称图形的特征。知道生活中有哪些物体是对称的,能判断一个图形是不是轴对称图形。
首先由生活中的对称现象引出轴对称图形,这样安排有利于学生由具体到抽象,逐步体会轴对称图形的基本特征,获得轴对称图形的正确表象。学生初步认识轴对称图形后,让学生折一折平面图形,尤其让他们观察把一个任意三角形按不同方法对折的操作,更加突出轴对称图形的核心特点,并不是所有的三角形都是轴对称图形。有利于学生从正、反两方面完善知识。由物体的对称过渡到平面图形的轴对称,由体到面,在这一环节,通过折一折、辨一辨、连一连、说一说、画一画等方位的活动,让学生多方位感知轴对称图形的特点,发挥学生的主导作用,拓展学生的思维。
在巩固练习中安排了一些学生操作的活动,让学生在操作过程中体会“完全重合”和“不完全重合”的区别,为辨别是否是轴对称图形奠定的基础。练习设计上由简到难,层层递进,既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又能使学生进一步加深对轴对称图形及对称轴的认识。
不足之处:在制作轴对称图形时,没有完全放手让学生去操作,有些欠缺,学生完全去操作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在活动中感悟,在活动中体验,这样学生知识和能力才会得到同时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