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博文
九月份班队评课
发布时间:2018-09-28   点击: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刘晶娟

在当代中国学校教育的现实背景下,学生生活在以“班”、“级”为基本单元的生活空间中。这决不能仅仅从教学与管理的组织单位意义上来认识,而需要深入到生命意义上去体悟,重视这类生活空间的生存论意义。在这一意义上思考,学生首先生存于家庭之中,继而进入学校生活,由此不断生成出与世界的多层面关系。在学生的学校生活中,其首先感悟、体验、介入、创生丰富多彩的生活世界的组织单元或生活空间,就是小组或小队。

小队的组建过程,是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过程。根据学生的综合素质发展状态,在小学一年级开展岗位启蒙与初步的岗位建设之后,学生已经适应了新的班级生活。无论是物理空间意义上的同桌,进而拓展为四人、六人、八人的一组,还是通过岗位建设工作而形成的岗位组,学生都能够进入新的发展空间。此时,赵老师在班队课上正式成立小队,来推动学生发展。建立小队,使学生真正成为组织中的一员,让学生经历和体验小队间的竞争与小队内的合作,使学生在小队这一真实的“集体”中生活和发展,可以促成学生真实的发展。在小队的组建过程中,学生从推选小队长,到确认参与某小队的建设并得到该小队成员的认可,再到通过协商形成队员间的相关分工,对于学生而言,都具有挑战性——学生需要学会认识自我与他人,需要获得他人的认可并同时影响他人,需要形成清晰的组织架构和人员分工,并相互协作、共同发展。组建的过程同样是复杂的,会有诸多的矛盾、问题出现,例如队长的人选问题,“好朋友”是否适合在同一小队的问题,部分队员难以被小队接纳与认可的问题等。小队长是学生进入学校生活后,第一个真实的领导岗位与角色,可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谐意识。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附件

    Copyright© 2018 常州市新北区薛家中心小学 版权所有
    地 址:地址:江苏省常州市新北区薛家镇 邮编:213125 苏ICP备08007291号
    联系电话:0519-85951757,85953527 传真:0519-85950502 电子邮件:czxjxx@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