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博文
9月评课稿
发布时间:2018-09-24   点击: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王丽

9月评课稿

新学期伊始,工作千头万绪,在这种情况下,赵凤英和曹俊两位老师首当其冲,给我们提供了一次宝贵的学习机会,我也有幸聆听了这两堂课,感觉收获颇丰。接下来我针对这两堂课我有以下几点粗浅的感受与大家交流

首先,赵凤英老师复习引入恰到好处,既引导学生回顾上一节所学的内容,又为本节课的学习做好铺垫。并且能吃透教材,准确把握课文的重难点,创设问题情景,引导学生在阅读中思考。如开课伊始,教师围绕“课文选取哪些逆境成才的典型事件来讲述夏洛蒂?她经历了哪些曲折、坎坷呢?”这一问题贯穿全文,一步步的引导学生层层深入,从而达到全面理解课文内容的目的并且通过朗读、对比等方式让孩子了解本课重要的写作手法——叙议结合,感知此种写法画龙点睛的作用除此以外,赵老师自制课件,充分利用电教媒体,抓住重点语句,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教学的全过程尊重学生的人格,学习权利,在自学的基础上质疑问难。

其次,曹俊老师的这堂课也是极其精彩的。曹老师这堂课中找准了切入点,把握了关键点,语文的内涵是极其丰富的。本课老师抓住了处关键点: “霍金的魅力不仅在于他是一个充满传奇色彩的物理天才,更因为他是一个令人折服的生活强者。”针对这句过渡句,老师让学生把物理天才和生活强者联系了起来,也把整篇文章联系了起来,让学生学习起来特别条理,脉络特别清晰。霍金那种热爱科学、不断求索的科学精神、勇敢顽强的人格力量以及乐观积极的生活态度,已经深深地打动了学生,敬佩、景仰之情充溢心间,收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但是在板书生活强者这一部分时,也应加上复习部分对霍金是物理天才的板书,对比之余,更加体会到霍金的强者形象。另外,在最后播放霍金去世新闻时,突发视频播放不出来,曹老师的随机应变性还需加强,可以口述视频中的内容,让大家对霍金去世的新闻有一个整体感知后,再写一篇悼文。如果赵老师和曹老师的两节课能够有前言后续,把叙议结合的方式运用到这篇悼词中,并做相应的指导,整个课堂就会更加的灵动。

以上只是我的一孔之见,浅薄之至,敬请各位批评指正!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附件

    Copyright© 2018 常州市新北区薛家中心小学 版权所有
    地 址:地址:江苏省常州市新北区薛家镇 邮编:213125 苏ICP备08007291号
    联系电话:0519-85951757,85953527 传真:0519-85950502 电子邮件:czxjxx@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