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9月13日,星期四,新北区薛家中心小学全体语文老师在薛家中心小学本部校区二楼录播室听了两节六年级语文课,《小草和大树》和《轮椅上的霍金》。下面,我将简要介绍课程情况,并从值得我学习之处和值得我反思之处,这两个方面来谈一谈我对这两节课的观感。
《小草和大树》一课。一、复习导入:用一句话评价勃朗特,再用一个词语概括勃朗特。二、文中哪些语句叙述了夏洛蒂的艰辛?通过这一个问题,引导学生讨论第一小节和第二小节的内容。三、第二小节和第三小节在写法上有什么相似之处?四、自学第四到第六小节,思考叙述部分和议论部分的关联。《轮椅上的霍金》一课。一、小组合作:你从哪读出霍金是生活的强者?二、小组交流:选取场景一、场景二、场景三,抓住关键词和细节证明霍金是生活的强者。三、拓展练笔:为霍金写一段悼词。
首先,两位教师设计的教学目标都符合本年段的教学目标,注重文本的理解、感悟以及表达特点。在教学设计上都有设计本节课重点的练习内容。这既是对重点内容的强化,也是对知识点的运用。其次,两位教师都有注意到育人价值,包括思想价值和学科价值。在思想价值上,《小草和大树》抓住勃朗特姐妹的坚韧不拔、坚强不屈;《轮椅上的霍金》抓住霍金是生活上的强者。在学科价值上,《小草和大树》抓住文本表达的叙述和议论的关联;《轮椅上的霍金》抓住了一句话的多层含义。
《小草和大树》一课,在讨论文本表达特点即叙述和议论关系,层次有点乱。首先,教师可以抓住第二小节,先指导学生找到作者的观点,再回溯上文寻找相关事例,重点分析本节叙述和议论的关系。接着,教会学生方法之后,再放手让学生去讨论后面几小节叙与议的关系。最后,再比较这几小节叙述和议论关系的不同之处。这样,文本的表达特点叙议结合的几种形式就非常清晰了。
《轮椅上的霍金》一课,在最后一环节,拓展练笔:为霍金写悼词,教师还可以进行更细致的指导。教师原本的教学设计是先让学生观看一段霍金离世的视频,再让学生写悼词。因为视频没有播放出来,所以在情感的渲染上没有达到既定的效果,打乱了原本课堂计划。此时,教师应该用沉痛的语调自己播报视频内容,来弥补突发事故带来的影响。除此之外,教师没有解释清楚悼词写作的基本要求。六年级学生对于悼词写作还是比较陌生的。教师应该从以下三个方面解释清楚悼词写作的基本要求:第一,人称应该用第三人称;第二,回忆他的生平事迹,;第三,对他的评价。只有这样,悼词写作这一环节才能达到教学设计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