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曾经看到这样一个观点,他认为班队课,主字打头,主就是主体、主动、主导。要充分体现学生的主导性,让孩子能主动学习。教师要发挥好主导性,看准关键点,高屋建瓴,深入浅出指导孩子学习,我看了以后觉得非常有共鸣。所以,我就从以下两个方面谈谈我对赵老师《向阳花开,秀出风采》这堂课的看法。
一、赵老师的课较好地体现了学生的主体性和教师的主导性给了学生一个生活的课堂,这节班队课把生活中的一些实例引入了课堂,贴近生活。如赵老师给我们呈现的视频中孩子们在家庭中努力学习的画面或在学校认真听课等常见的例子,给了学生一个对话的课堂。在班队课中,学生踊跃发言、积极讨论、充分交流。你们看值得发言不仅精彩,更重要的是产生了内在的共鸣,尤其是诗歌朗诵后问孩子们有什么感想,引发孩子们心中梦想的萌芽,有的想当医生、有的想当老师,人人畅所欲言,给了孩子一个开放的课堂。从课前的积累到课中的交流,再到课后的延伸。这样课堂就不仅仅是课堂了,而有着更广大的学习场所:校园、家园。
二、学生的参与面很广,赵老师的这节班队课,她大胆放手给学生,让学生的能力得到了锻炼,而且活动形式多样,舞蹈、诗歌朗诵、视频展示、美食、游戏都渗透其中,让每个孩子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达出勇敢、自信、勤奋、善良、团结的优秀品质,并且在活动中学会了自信大方地表达自己。
但是,赵老师的这节班队课时间把握不准,只用了30分钟,是因为她的每一个活动都没有展开来讲,资源的捕捉意识不强,比如说在分享月亮饼的同时可以播放孩子们亲手制作月亮饼的过程,或者把这个过程搬到现场,而且赵老师的点评都是蜻蜓点水,推进地太快,没有好好观察孩子们之间的生生互动,也没有投入到师生对话中,我认为应该更关注学生的状态和发言,这样这堂课的生长感与生成性会更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