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上没有过多华丽的多媒体设计,只用朴实的教学手段与学生一起去朗读感悟,在这里谈一谈我的一点学习与思考:
一、根据教学目标,确定教学内容
《轮椅上的霍金》是六年级语文教材当中很长的一篇课文,在教学中,曹老师进行了有目的的筛选。每一篇课文需要讲的知识点太多,不可能面面俱到,所以曹
老师根据自己的教学目标选择自己的教学内容。如“命运对霍金十分残酷。1963年,21岁的霍金在剑桥大学读研究生时,不幸思了会导致肌肉菱缩的卢伽雷氏症,不久就完全瘫痪,被长期禁在轮椅上。1985年,霍金又因想肺炎做了穿气管手术,又被彻底剥夺了他说话的功能。”“请保持安静,主人正在睡觉。”“我的手指还能活动,我的大脑还能思维:我有终生追求的理想,有我爱和爱我的亲人和朋友;对了,我还有一颗感恩的心”等等课文片段成了学生重点品读的对象。让课堂变得井然有序,让短短的四十分钟变得紧凑。
二、读,读到最深处去
这是一篇励志的文章,霍金是一个物理天オ,又是一个生活的强者。教学中,教者都是通过齐读的方式来渲染课堂的凝重的氛围。如霍金先生回答记者的那一段
话,是文章的高潮,其实也是课堂的高潮。所以我认为语文课堂教学不能仅仅是蜡蜓点水式的面面俱到,一节课哪怕是一句短短的话,都要读到最深处去,才是
有效果的也谈一谈自己的一点思考。
为了更好地感悟文本,教者可以利用资料、录象等拉近学生与霍金的距离。孩子们对霍金了解不多,对卢伽雷氏症更是闻所未闻。只读文字,对孩子的心灵没有什么沖击力。因此,在教学中,可以从文章后半部分记者的采访入手,利用记者采访录象,让学生亲眼目睹霍金全身只有三个手指会动,连说话都是异常艰难。学生真切地感受到卢伽雷氏症给霍金的生活带来多大的影响,从而感受霍金是多么坚强、乐观。另外,利用资料结合文本让学生了解卢伽雷氏症是多么可怕的一种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