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语 教研组第3周教学工作计划表
| 姓名 | 具体项目 | 周一 | 周二 | 周三 | 周四 | 周五 | 
| 王静 | 常规积累 | 诵读听句训练 | 看图讲故事 | 听写字母 | 游戏 | 儿歌诵读 | 
| 教学内容 | 《a、o、e》 | 《i y yi u w wu》第一课时 | 《i y yi u w wu》第二课时 | 《b p m f》第一课时 | 《b p m f》第二课时 | |
| 练习设计 | 课作:1、《习字册》 家作1、练读四声2、诵读儿歌古诗【20分钟】 | 课作:1、《习字册》 家作:1听写拼音字母2、诵读儿歌古诗【20分钟】 | 课作:1、完成《语补》 家作:1、拼读练习2、练习基本笔画 【20分钟】 | 课作:完成《习字册》 家作:1听写拼音字母2、诵读儿歌古诗【20分钟】 | 课作:1、完成《语补》 家作:1、拼读练习2、练习基本笔画2、》3、背诵本周积累的古诗【40分钟】 | |
| 陈静琪 | 常规积累 | 诵读听句训练 | 看图讲故事 | 听写字母 | 游戏 | 儿歌诵读 | 
| 教学内容 | 《a、o、e》 | 《i y yi u w wu》第一课时 | 《i y yi u w wu》第二课时 | 《b p m f》第一课时 | 《b p m f》第二课时 | |
| 练习设计 | 课作:1、《习字册》 家作1、练读四声2、诵读儿歌古诗【20分钟】 | 课作:1、《习字册》 家作:1听写拼音字母2、诵读儿歌古诗【20分钟】 | 课作:1、完成《语补》 家作:1、拼读练习2、练习基本笔画 【20分钟】 | 课作:完成《习字册》 家作:1听写拼音字母2、诵读儿歌古诗【20分钟】 | 课作:1、完成《语补》 家作:1、拼读练习2、练习基本笔画2、》3、背诵本周积累的古诗【40分钟】 | |
| 韩素 | 具体项目 | 周一 | 周二 | 周三 | 周四 | 周五 | 
| 常规积累 | 诵读听句训练 | 看图讲故事 | 听写字母 | 游戏 | 儿歌诵读 | |
| 教学内容 | 《a、o、e》 | 《i y yi u w wu》第一课时 | 《i y yi u w wu》第二课时 | 《b p m f》第一课时 | 《b p m f》第二课时 | |
| 练习设计 | 课作:1、《习字册》 家作1、练读四声2、诵读儿歌古诗【20分钟】 | 课作:1、《习字册》 家作:1听写拼音字母2、诵读儿歌古诗【20分钟】 | 课作:1、完成《语补》 家作:1、拼读练习2、练习基本笔画 【20分钟】 | 课作:完成《习字册》 家作:1听写拼音字母2、诵读儿歌古诗【20分钟】 | 课作:1、完成《语补》 家作:1、拼读练习2、练习基本笔画2、》3、背诵本周积累的古诗【40分钟】 | |
| 张亚芳 | 具体项目 | 周一 | 周二 | 周三 | 周四 | 周五 | 
| 常规积累 | 诵读听句训练 | 看图讲故事 | 听写字母 | 游戏 | 儿歌诵读 | |
| 教学内容 | 《a、o、e》 | 《i y yi u w wu》第一课时 | 《i y yi u w wu》第二课时 | 《b p m f》第一课时 | 《b p m f》第二课时 | |
| 练习设计 | 课作:1、《习字册》 家作1、练读四声2、诵读儿歌古诗【20分钟】 | 课作:1、《习字册》 家作:1听写拼音字母2、诵读儿歌古诗【20分钟】 | 课作:1、完成《语补》 家作:1、拼读练习2、练习基本笔画 【20分钟】 | 课作:完成《习字册》 家作:1听写拼音字母2、诵读儿歌古诗【20分钟】 | 课作:1、完成《语补》 家作:1、拼读练习2、练习基本笔画2、》3、背诵本周积累的古诗【40分钟】 | |
| 周婷婷 | 具体项目 | 周一 | 周二 | 周三 | 周四 | 周五 | 
| 常规积累 | 诵读听句训练 | 看图讲故事 | 听写字母 | 游戏 | 儿歌诵读 | |
| 教学内容 | 《a、o、e》 | 《i y yi u w wu》第一课时 | 《i y yi u w wu》第二课时 | 《b p m f》第一课时 | 《b p m f》第二课时 | |
| 练习设计 | 课作:1、《习字册》 家作1、练读四声2、诵读儿歌古诗【20分钟】 | 课作:1、《习字册》 家作:1听写拼音字母2、诵读儿歌古诗【20分钟】 | 课作:1、完成《语补》 家作:1、拼读练习2、练习基本笔画 【20分钟】 | 课作:完成《习字册》 家作:1听写拼音字母2、诵读儿歌古诗【20分钟】 | 课作:1、完成《语补》 家作:1、拼读练习2、练习基本笔画2、》3、背诵本周积累的古诗【40分钟】 | |
| 贺维娜 | 常规积累 | 诵读听句训练 | 看图讲故事 | 听写字母 | 游戏 | 儿歌诵读 | 
| 教学内容 | 《a、o、e》 | 《i y yi u w wu》第一课时 | 《i y yi u w wu》第二课时 | 《b p m f》第一课时 | 《b p m f》第二课时 | |
| 练习设计 | 课作:1、《习字册》 家作1、练读四声2、诵读儿歌古诗【20分钟】 | 课作:1、《习字册》 家作:1听写拼音字母2、诵读儿歌古诗【20分钟】 | 课作:1、完成《语补》 家作:1、拼读练习2、练习基本笔画 【20分钟】 | 课作:完成《习字册》 家作:1听写拼音字母2、诵读儿歌古诗【20分钟】 | 课作:1、完成《语补》 家作:1、拼读练习2、练习基本笔画2、》3、背诵本周积累的古诗【40分钟】 | |
| 具体项目 | 周一 | 周二 | 周三 | 周四 | 周五 | |
| 吴珂 | 常规积累 | 诵读听句训练 | 看图讲故事 | 听写字母 | 游戏 | 儿歌诵读 | 
| 教学内容 | 《a、o、e》 | 《i y yi u w wu》第一课时 | 《i y yi u w wu》第二课时 | 《b p m f》第一课时 | 《b p m f》第二课时 | |
| 练习设计 | 课作:1、《习字册》 家作1、练读四声2、诵读儿歌古诗【20分钟】 | 课作:1、《习字册》 家作:1听写拼音字母2、诵读儿歌古诗【20分钟】 | 课作:1、完成《语补》 家作:1、拼读练习2、练习基本笔画 【20分钟】 | 课作:完成《习字册》 家作:1听写拼音字母2、诵读儿歌古诗【20分钟】 | 课作:1、完成《语补》 家作:1、拼读练习2、练习基本笔画2、》3、背诵本周积累的古诗【40分钟】 | |
| 具体项目 | 周一 | 周二 | 周三 | 周四 | 周五 | |
| 顾英 | 常规积累 | 诵读听句训练 | 看图讲故事 | 听写字母 | 游戏 | 儿歌诵读 | 
| 教学内容 | 《a、o、e》 | 《i y yi u w wu》第一课时 | 《i y yi u w wu》第二课时 | 《b p m f》第一课时 | 《b p m f》第二课时 | |
| 练习设计 | 课作:1、《习字册》 家作1、练读四声2、诵读儿歌古诗【20分钟】 | 课作:1、《习字册》 家作:1听写拼音字母2、诵读儿歌古诗【20分钟】 | 课作:1、完成《语补》 家作:1、拼读练习2、练习基本笔画 【20分钟】 | 课作:完成《习字册》 家作:1听写拼音字母2、诵读儿歌古诗【20分钟】 | 课作:1、完成《语补》 家作:1、拼读练习2、练习基本笔画2、》3、背诵本周积累的古诗【40分钟】 | |
| 吕慧 | 具体项目 | 周一 | 周二 | 周三 | 周四 | 周五 | 
| 常规积累 | 诵读听句训练 | 看图讲故事 | 听写字母 | 游戏 | 儿歌诵读 | |
| 教学内容 | 《a、o、e》 | 《i y yi u w wu》第一课时 | 《i y yi u w wu》第二课时 | 《b p m f》第一课时 | 《b p m f》第二课时 | |
| 练习设计 | 课作:1、《习字册》 家作1、练读四声2、诵读儿歌古诗【20分钟】 | 课作:1、《习字册》 家作:1听写拼音字母2、诵读儿歌古诗【20分钟】 | 课作:1、完成《语补》 家作:1、拼读练习2、练习基本笔画 【20分钟】 | 课作:完成《习字册》 家作:1听写拼音字母2、诵读儿歌古诗【20分钟】 | 课作:1、完成《语补》 家作:1、拼读练习2、练习基本笔画2、》3、背诵本周积累的古诗【40分钟】 | |
| 邵金花 | 常规积累 | 诵读听句训练 | 看图讲故事 | 听写字母 | 游戏 | 儿歌诵读 | 
| 教学内容 | 《a、o、e》 | 《i y yi u w wu》第一课时 | 《i y yi u w wu》第二课时 | 《b p m f》第一课时 | 《b p m f》第二课时 | |
| 练习设计 | 课作:1、《习字册》 家作1、练读四声2、诵读儿歌古诗【20分钟】 | 课作:1、《习字册》 家作:1听写拼音字母2、诵读儿歌古诗【20分钟】 | 课作:1、完成《语补》 家作:1、拼读练习2、练习基本笔画 【20分钟】 | 课作:完成《习字册》 家作:1听写拼音字母2、诵读儿歌古诗【20分钟】 | 课作:1、完成《语补》 家作:1、拼读练习2、练习基本笔画2、》3、背诵本周积累的古诗【40分钟】 | |
| 高亚莉 | 常规积累 | 诵读听句训练 | 看图讲故事 | 听写字母 | 游戏 | 儿歌诵读 | 
| 教学内容 | 《a、o、e》 | 《i y yi u w wu》第一课时 | 《i y yi u w wu》第二课时 | 《b p m f》第一课时 | 《b p m f》第二课时 | |
| 练习设计 | 课作:1、《习字册》 家作1、练读四声2、诵读儿歌古诗【20分钟】 | 课作:1、《习字册》 家作:1听写拼音字母2、诵读儿歌古诗【20分钟】 | 课作:1、完成《语补》 家作:1、拼读练习2、练习基本笔画 【20分钟】 | 课作:完成《习字册》 家作:1听写拼音字母2、诵读儿歌古诗【20分钟】 | 课作:1、完成《语补》 家作:1、拼读练习2、练习基本笔画2、》3、背诵本周积累的古诗【40分钟】 | |
| 具体项目 | 周一 | 周二 | 周三 | 周四 | 周五 | |
| 唐静亚 | 常规积累 | 听句训练 | 诵读儿歌 | 常规儿歌 | 听声律启蒙 | 儿歌诵读 | 
| 教学内容 | 诵读听句训练 | 看图讲故事 | 听写字母 | 游戏 | 儿歌诵读 | |
| 练习设计 | 《a、o、e》 | 《i y yi u w wu》第一课时 | 《i y yi u w wu》第二课时 | 《b p m f》第一课时 | 《b p m f》第二课时 | |
| 具体项目 | 周一 | 周二 | 周三 | 周四 | 周五 | |
| 吴宏露 | 常规积累 | 诵读听句训练 | 看图讲故事 | 听写字母 | 游戏 | 儿歌诵读 | 
| 教学内容 | 《a、o、e》 | 《i y yi u w wu》第一课时 | 《i y yi u w wu》第二课时 | 《b p m f》第一课时 | 《b p m f》第二课时 | |
| 练习设计 | 课作:1、《习字册》 家作1、练读四声2、诵读儿歌古诗【20分钟】 | 课作:1、《习字册》 家作:1听写拼音字母2、诵读儿歌古诗【20分钟】 | 课作:1、完成《语补》 家作:1、拼读练习2、练习基本笔画 【20分钟】 | 课作:完成《习字册》 家作:1听写拼音字母2、诵读儿歌古诗【20分钟】 | 课作:1、完成《语补》 家作:1、拼读练习2、练习基本笔画2、》3、背诵本周积累的古诗【40分钟】 | |
| 牛佩佩 | 常规积累 | 诵读听句训练 | 看图讲故事 | 听写字母 | 游戏 | 儿歌诵读 | 
| 教学内容 | 《a、o、e》 | 《i y yi u w wu》第一课时 | 《i y yi u w wu》第二课时 | 《b p m f》第一课时 | 《b p m f》第二课时 | |
| 练习设计 | 课作:1、《习字册》 家作1、练读四声2、诵读儿歌古诗【20分钟】 | 课作:1、《习字册》 家作:1听写拼音字母2、诵读儿歌古诗【20分钟】 | 课作:1、完成《语补》 家作:1、拼读练习2、练习基本笔画 【20分钟】 | 课作:完成《习字册》 家作:1听写拼音字母2、诵读儿歌古诗【20分钟】 | 课作:1、完成《语补》 家作:1、拼读练习2、练习基本笔画2、》3、背诵本周积累的古诗【40分钟】 | |
| 常规积累 | 诵读听句训练 | 看图讲故事 | 听写字母 | 游戏 | 儿歌诵读 | |
| 刘丽玉 
 | 教学内容 | 《a、o、e》 | 《i y yi u w wu》第一课时 | 《i y yi u w wu》第二课时 | 《b p m f》第一课时 | 《b p m f》第二课时 | 
| 练习设计 | 课作:1、《习字册》 家作1、练读四声2、诵读儿歌古诗【20分钟】 | 课作:1、《习字册》 家作:1听写拼音字母2、诵读儿歌古诗【20分钟】 | 课作:1、完成《语补》 家作:1、拼读练习2、练习基本笔画 【20分钟】 | 课作:完成《习字册》 家作:1听写拼音字母2、诵读儿歌古诗【20分钟】 | 课作:1、完成《语补》 家作:1、拼读练习2、练习基本笔画2、》3、背诵本周积累的古诗【40分钟】 | |
| 常规积累 | 诵读听句训练 | 看图讲故事 | 听写字母 | 游戏 | 儿歌诵读 | |
| 官志敏 | 教学内容 | 《a、o、e》 | 《i y yi u w wu》第一课时 | 《i y yi u w wu》第二课时 | 《b p m f》第一课时 | 《b p m f》第二课时 | 
| 练习设计 | 课作:1、《习字册》 家作1、练读四声2、诵读儿歌古诗【20分钟】 | 课作:1、《习字册》 家作:1听写拼音字母2、诵读儿歌古诗【20分钟】 | 课作:1、完成《语补》 家作:1、拼读练习2、练习基本笔画 【20分钟】 | 课作:完成《习字册》 家作:1听写拼音字母2、诵读儿歌古诗【20分钟】 | 课作:1、完成《语补》 家作:1、拼读练习2、练习基本笔画2、》3、背诵本周积累的古诗【40分钟】 | |
| 黄美萍 | 常规积累 | 诵读听句训练 | 看图讲故事 | 听写字母 | 游戏 | 儿歌诵读 | 
| 教学内容 | 《a、o、e》 | 《i y yi u w wu》第一课时 | 《i y yi u w wu》第二课时 | 《b p m f》第一课时 | 《b p m f》第二课时 | |
| 练习设计 | 课作:1、《习字册》 家作1、练读四声2、诵读儿歌古诗【20分钟】 | 课作:1、《习字册》 家作:1听写拼音字母2、诵读儿歌古诗【20分钟】 | 课作:1、完成《语补》 家作:1、拼读练习2、练习基本笔画 【20分钟】 | 课作:完成《习字册》 家作:1听写拼音字母2、诵读儿歌古诗【20分钟】 | 课作:1、完成《语补》 家作:1、拼读练习2、练习基本笔画2、》3、背诵本周积累的古诗【40分钟】 | 
二语 教研组第3周教学工作计划表
| 姓名 | 具体项目 | 周一 | 周二 | 周三 | 周四 | 周五 | 
| 陈金枝 | 常规积累 | 古诗积累 | 古诗积累 | 古诗积累 | 古诗积累 | 古诗积累 | 
| 教学内容 | 《场景歌》第一课时 | 《场景歌》第二课时 | 《树之歌》第一课时 | 《树之歌》第二课时 | 《拍手歌》第一课时 | |
| 练习设计 | 四会字书写过关,二会字辨音 | 四会字书写过关,二会字辨音 | 四会字的组词,课文片段拓展说话 | 四会字书写过关,二会字辨音 | 四会字的组词,课文片段拓展说话 | |
| 林悦 | 常规积累 | 古诗积累 | 古诗积累 | 古诗积累 | 古诗积累 | 古诗积累 | 
| 教学内容 | 《场景歌》第一课时 | 《场景歌》第二课时 | 《树之歌》第一课时 | 《树之歌》第二课时 | 《拍手歌》第一课时 | |
| 练习设计 | 四会字书写过关,二会字辨音 | 四会字书写过关,二会字辨音 | 四会字的组词,课文片段拓展说话 | 四会字书写过关,二会字辨音 | 四会字的组词,课文片段拓展说话 | |
| 沈彩虹 | 常规积累 | 古诗积累 | 古诗积累 | 古诗积累 | 古诗积累 | 古诗积累 | 
| 教学内容 | 《场景歌》第一课时 | 《场景歌》第二课时 | 《树之歌》第一课时 | 《树之歌》第二课时 | 《拍手歌》第一课时 | |
| 练习设计 | 四会字书写过关,二会字辨音 | 四会字书写过关,二会字辨音 | 四会字的组词,课文片段拓展说话 | 四会字书写过关,二会字辨音 | 四会字的组词,课文片段拓展说话 | |
| 赵丽倩 | 常规积累 | 古诗积累 | 古诗积累 | 古诗积累 | 古诗积累 | 古诗积累 | 
| 教学内容 | 《场景歌》第一课时 | 《场景歌》第二课时 | 《树之歌》第一课时 | 《树之歌》第二课时 | 《拍手歌》第一课时 | |
| 练习设计 | 四会字书写过关,二会字辨音 | 四会字书写过关,二会字辨音 | 四会字的组词,课文片段拓展说话 | 四会字书写过关,二会字辨音 | 四会字的组词,课文片段拓展说话 | |
| 卞燕飞 | 常规积累 | 古诗积累 | 古诗积累 | 古诗积累 | 古诗积累 | 古诗积累 | 
| 教学内容 | 《场景歌》第一课时 | 《场景歌》第二课时 | 《树之歌》第一课时 | 《树之歌》第二课时 | 《拍手歌》第一课时 | |
| 练习设计 | 四会字书写过关,二会字辨音 | 四会字书写过关,二会字辨音 | 四会字的组词,课文片段拓展说话 | 四会字书写过关,二会字辨音 | 四会字的组词,课文片段拓展说话 | |
| 钱宇宏 | 常规积累 | 古诗积累 | 古诗积累 | 古诗积累 | 古诗积累 | 古诗积累 | 
| 教学内容 | 《场景歌》第一课时 | 《场景歌》第二课时 | 《树之歌》第一课时 | 《树之歌》第二课时 | 《拍手歌》第一课时 | |
| 练习设计 | 四会字书写过关,二会字辨音 | 四会字书写过关,二会字辨音 | 四会字的组词,课文片段拓展说话 | 四会字书写过关,二会字辨音 | 四会字的组词,课文片段拓展说话 | |
| 曹慧敏 | 常规积累 | 古诗积累 | 古诗积累 | 古诗积累 | 古诗积累 | 古诗积累 | 
| 教学内容 | 《场景歌》第一课时 | 《场景歌》第二课时 | 《树之歌》第一课时 | 《树之歌》第二课时 | 《拍手歌》第一课时 | |
| 练习设计 | 四会字书写过关,二会字辨音 | 四会字书写过关,二会字辨音 | 四会字的组词,课文片段拓展说话 | 四会字书写过关,二会字辨音 | 四会字的组词,课文片段拓展说话 | |
| 王燕 | 常规积累 | 古诗积累 | 古诗积累 | 古诗积累 | 古诗积累 | 古诗积累 | 
| 教学内容 | 《场景歌》第一课时 | 《场景歌》第二课时 | 《树之歌》第一课时 | 《树之歌》第二课时 | 《拍手歌》第一课时 | |
| 练习设计 | 四会字书写过关,二会字辨音 | 四会字书写过关,二会字辨音 | 四会字的组词,课文片段拓展说话 | 四会字书写过关,二会字辨音 | 四会字的组词,课文片段拓展说话 | |
| 赵美雯 | 常规积累 | 古诗积累 | 古诗积累 | 古诗积累 | 古诗积累 | 古诗积累 | 
| 教学内容 | 《场景歌》第一课时 | 《场景歌》第二课时 | 《树之歌》第一课时 | 《树之歌》第二课时 | 《拍手歌》第一课时 | |
| 练习设计 | 四会字书写过关,二会字辨音 | 四会字书写过关,二会字辨音 | 四会字的组词,课文片段拓展说话 | 四会字书写过关,二会字辨音 | 四会字的组词,课文片段拓展说话 | |
| 眭亚娟 | 常规积累 | 古诗积累 | 古诗积累 | 古诗积累 | 古诗积累 | 古诗积累 | 
| 教学内容 | 《场景歌》第一课时 | 《场景歌》第二课时 | 《树之歌》第一课时 | 《树之歌》第二课时 | 《拍手歌》第一课时 | |
| 练习设计 | 四会字书写过关,二会字辨音 | 四会字书写过关,二会字辨音 | 四会字的组词,课文片段拓展说话 | 四会字书写过关,二会字辨音 | 四会字的组词,课文片段拓展说话 | |
| 李文婷 | 常规积累 | 古诗积累 | 古诗积累 | 古诗积累 | 古诗积累 | 古诗积累 | 
| 教学内容 | 《场景歌》第一课时 | 《场景歌》第二课时 | 《树之歌》第一课时 | 《树之歌》第二课时 | 《拍手歌》第一课时 | |
| 练习设计 | 四会字书写过关,二会字辨音 | 四会字书写过关,二会字辨音 | 四会字的组词,课文片段拓展说话 | 四会字书写过关,二会字辨音 | 四会字的组词,课文片段拓展说话 | |
| 田敬敬 | 常规积累 | 古诗积累 | 古诗积累 | 古诗积累 | 古诗积累 | 古诗积累 | 
| 教学内容 | 《场景歌》第一课时 | 《场景歌》第二课时 | 《树之歌》第一课时 | 《树之歌》第二课时 | 《拍手歌》第一课时 | |
| 练习设计 | 四会字书写过关,二会字辨音 | 四会字书写过关,二会字辨音 | 四会字的组词,课文片段拓展说话 | 四会字书写过关,二会字辨音 | 四会字的组词,课文片段拓展说话 | |
| 严素云 | 常规积累 | 古诗积累 | 古诗积累 | 古诗积累 | 古诗积累 | 古诗积累 | 
| 教学内容 | 《场景歌》第一课时 | 《场景歌》第二课时 | 《树之歌》第一课时 | 《树之歌》第二课时 | 《拍手歌》第一课时 | |
| 练习设计 | 四会字书写过关,二会字辨音 | 四会字书写过关,二会字辨音 | 四会字的组词,课文片段拓展说话 | 四会字书写过关,二会字辨音 | 四会字的组词,课文片段拓展说话 | |
| 曹燕 | 常规积累 | 古诗积累 | 古诗积累 | 古诗积累 | 古诗积累 | 古诗积累 | 
| 教学内容 | 《场景歌》第一课时 | 《场景歌》第二课时 | 《树之歌》第一课时 | 《树之歌》第二课时 | 《拍手歌》第一课时 | |
| 练习设计 | 四会字书写过关,二会字辨音 | 四会字书写过关,二会字辨音 | 四会字的组词,课文片段拓展说话 | 四会字书写过关,二会字辨音 | 四会字的组词,课文片段拓展说话 | |
| 张丹 | 常规积累 | 古诗积累 | 古诗积累 | 古诗积累 | 古诗积累 | 古诗积累 | 
| 教学内容 | 《场景歌》第一课时 | 《场景歌》第二课时 | 《树之歌》第一课时 | 《树之歌》第二课时 | 《拍手歌》第一课时 | |
| 练习设计 | 四会字书写过关,二会字辨音 | 四会字书写过关,二会字辨音 | 四会字的组词,课文片段拓展说话 | 四会字书写过关,二会字辨音 | 四会字的组词,课文片段拓展说话 | |
| 胡佳琪 | 常规积累 | 古诗积累 | 古诗积累 | 古诗积累 | 古诗积累 | 古诗积累 | 
| 教学内容 | 《场景歌》第一课时 | 《场景歌》第二课时 | 《树之歌》第一课时 | 《树之歌》第二课时 | 《拍手歌》第一课时 | |
| 练习设计 | 四会字书写过关,二会字辨音 | 四会字书写过关,二会字辨音 | 四会字的组词,课文片段拓展说话 | 四会字书写过关,二会字辨音 | 四会字的组词,课文片段拓展说话 | 
三语 教研组第 三 周教学工作计划表
| 姓名 | 具体项目 | 周一 | 周二 | 周三 | 周四 | 周五 | 
| 闵慧媛 | 常规积累 | 古诗积累 | 看图交流 | 古诗积累 | 名言积累 | 优美句子积累 | 
| 教学内容 | 《荷花》第二课时 | 《石榴》第一课时 | 《石榴》 第二课时 | 《小露珠》 第一课时 | 《小露珠》第二课时 | |
| 练习设计 | 听写词语 完成《练习册》 
 | 有感情朗读课文 完成《习字册》 
 | 听写词语 完成《练习册》 
 | 有感情朗读课文 完成《习字册》 
 | 听写词语 完成《练习册》 
 | |
| 郭桃琴 | 常规积累 | 古诗积累 | 看图交流 | 古诗积累 | 名言积累 | 优美句子积累 | 
| 教学内容 | 《荷花》第二课时 | 《石榴》第一课时 | 《石榴》 第二课时 | 《小露珠》 第一课时 | 《小露珠》第二课时 | |
| 练习设计 | 听写词语 完成《练习册》 
 | 有感情朗读课文 完成《习字册》 
 | 听写词语 完成《练习册》 
 | 有感情朗读课文 完成《习字册》 
 | 听写词语 完成《练习册》 
 | |
| 花叶 | 常规积累 | 古诗积累 | 看图交流 | 古诗积累 | 名言积累 | 优美句子积累 | 
| 教学内容 | 《荷花》第二课时 | 《石榴》第一课时 | 《石榴》 第二课时 | 《小露珠》 第一课时 | 《小露珠》第二课时 | |
| 练习设计 | 听写词语 完成《练习册》 
 | 有感情朗读课文 完成《习字册》 
 | 听写词语 完成《练习册》 
 | 有感情朗读课文 完成《习字册》 
 | 听写词语 完成《练习册》 
 | |
| 
 卓晶晶 | 常规积累 | 古诗积累 | 看图交流 | 古诗积累 | 名言积累 | 优美句子积累 | 
| 教学内容 | 《荷花》第二课时 | 《石榴》第一课时 | 《石榴》 第二课时 | 《小露珠》 第一课时 | 《小露珠》第二课时 | |
| 练习设计 | 听写词语 完成《练习册》 
 | 有感情朗读课文 完成《习字册》 
 | 听写词语 完成《练习册》 
 | 有感情朗读课文 完成《习字册》 
 | 听写词语 完成《练习册》 
 | |
| 陶可萍 | 常规积累 | 古诗积累 | 看图交流 | 古诗积累 | 名言积累 | 优美句子积累 | 
| 教学内容 | 《荷花》第二课时 | 《石榴》第一课时 | 《石榴》 第二课时 | 《小露珠》 第一课时 | 《小露珠》第二课时 | |
| 练习设计 | 听写词语 完成《练习册》 
 | 有感情朗读课文 完成《习字册》 
 | 听写词语 完成《练习册》 
 | 有感情朗读课文 完成《习字册》 
 | 听写词语 完成《练习册》 
 | |
| 李恬 | 常规积累 | 古诗积累 | 看图交流 | 古诗积累 | 名言积累 | 优美句子积累 | 
| 教学内容 | 《荷花》第二课时 | 《石榴》第一课时 | 《石榴》 第二课时 | 《小露珠》 第一课时 | 《小露珠》第二课时 | |
| 练习设计 | 听写词语 完成《练习册》 
 | 有感情朗读课文 完成《习字册》 
 | 听写词语 完成《练习册》 
 | 有感情朗读课文 完成《习字册》 
 | 听写词语 完成《练习册》 
 | |
| 黄金萍 | 常规积累 | 古诗积累 | 看图交流 | 古诗积累 | 名言积累 | 优美句子积累 | 
| 教学内容 | 《荷花》第二课时 | 《石榴》第一课时 | 《石榴》 第二课时 | 《小露珠》 第一课时 | 《小露珠》第二课时 | |
| 练习设计 | 听写词语 完成《练习册》 
 | 有感情朗读课文 完成《习字册》 
 | 听写词语 完成《练习册》 
 | 有感情朗读课文 完成《习字册》 
 | 听写词语 完成《练习册》 
 | |
| 包红玲 | 常规积累 | 古诗积累 | 看图交流 | 古诗积累 | 名言积累 | 优美句子积累 | 
| 教学内容 | 《荷花》第二课时 | 《石榴》第一课时 | 《石榴》 第二课时 | 《小露珠》 第一课时 | 《小露珠》第二课时 | |
| 练习设计 | 听写词语 完成《练习册》 
 | 有感情朗读课文 完成《习字册》 
 | 听写词语 完成《练习册》 
 | 有感情朗读课文 完成《习字册》 
 | 听写词语 完成《练习册》 
 | |
| 王丽 | 常规积累 | 古诗积累 | 看图交流 | 古诗积累 | 名言积累 | 优美句子积累 | 
| 教学内容 | 《荷花》第二课时 | 《石榴》第一课时 | 《石榴》 第二课时 | 《小露珠》 第一课时 | 《小露珠》第二课时 | |
| 练习设计 | 听写词语 完成《练习册》 
 | 有感情朗读课文 完成《习字册》 
 | 听写词语 完成《练习册》 
 | 有感情朗读课文 完成《习字册》 
 | 听写词语 完成《练习册》 
 | |
| 杨慧 | 常规积累 | 古诗积累 | 看图交流 | 古诗积累 | 名言积累 | 优美句子积累 | 
| 教学内容 | 《荷花》第二课时 | 《石榴》第一课时 | 《石榴》 第二课时 | 《小露珠》 第一课时 | 《小露珠》第二课时 | |
| 练习设计 | 听写词语 完成《练习册》 
 | 有感情朗读课文 完成《习字册》 
 | 听写词语 完成《练习册》 
 | 有感情朗读课文 完成《习字册》 
 | 听写词语 完成《练习册》 
 | |
| 朱小昌 | 常规积累 | 古诗积累 | 看图交流 | 古诗积累 | 名言积累 | 优美句子积累 | 
| 教学内容 | 《荷花》第二课时 | 《石榴》第一课时 | 《石榴》 第二课时 | 《小露珠》 第一课时 | 《小露珠》第二课时 | |
| 练习设计 | 听写词语 完成《练习册》 
 | 有感情朗读课文 完成《习字册》 
 | 听写词语 完成《练习册》 
 | 有感情朗读课文 完成《习字册》 
 | 听写词语 完成《练习册》 
 | |
| 袁明明 | 常规积累 | 古诗积累 | 看图交流 | 古诗积累 | 名言积累 | 优美句子积累 | 
| 教学内容 | 《荷花》第二课时 | 《石榴》第一课时 | 《石榴》 第二课时 | 《小露珠》 第一课时 | 《小露珠》第二课时 | |
| 练习设计 | 听写词语 完成《练习册》 
 | 有感情朗读课文 完成《习字册》 
 | 听写词语 完成《练习册》 
 | 有感情朗读课文 完成《习字册》 
 | 听写词语 完成《练习册》 
 | |
| 刘晶娟 | 常规积累 | 古诗积累 | 看图交流 | 古诗积累 | 名言积累 | 优美句子积累 | 
| 教学内容 | 《荷花》第二课时 | 《石榴》第一课时 | 《石榴》 第二课时 | 《小露珠》 第一课时 | 《小露珠》第二课时 | |
| 练习设计 | 听写词语 完成《练习册》 
 | 有感情朗读课文 完成《习字册》 
 | 听写词语 完成《练习册》 
 | 有感情朗读课文 完成《习字册》 
 | 听写词语 完成《练习册》 
 | |
| 李陶 | 常规积累 | 古诗积累 | 看图交流 | 古诗积累 | 名言积累 | 优美句子积累 | 
| 教学内容 | 《荷花》第二课时 | 《石榴》第一课时 | 《石榴》 第二课时 | 《小露珠》 第一课时 | 《小露珠》第二课时 | |
| 练习设计 | 听写词语 完成《练习册》 
 | 有感情朗读课文 完成《习字册》 
 | 听写词语 完成《练习册》 
 | 有感情朗读课文 完成《习字册》 
 | 听写词语 完成《练习册》 
 | |
| 刘小琴 | 常规积累 | 古诗积累 | 看图交流 | 古诗积累 | 名言积累 | 优美句子积累 | 
| 教学内容 | 《荷花》第二课时 | 《石榴》第一课时 | 《石榴》 第二课时 | 《小露珠》 第一课时 | 《小露珠》第二课时 | |
| 练习设计 | 听写词语 完成《练习册》 
 | 有感情朗读课文 完成《习字册》 
 | 听写词语 完成《练习册》 
 | 有感情朗读课文 完成《习字册》 
 | 听写词语 完成《练习册》 
 | |
| 瞿虹 | 常规积累 | 古诗积累 | 看图交流 | 古诗积累 | 名言积累 | 优美句子积累 | 
| 教学内容 | 《荷花》第二课时 | 《石榴》第一课时 | 《石榴》 第二课时 | 《小露珠》 第一课时 | 《小露珠》第二课时 | |
| 练习设计 | 听写词语 完成《练习册》 
 | 有感情朗读课文 完成《习字册》 
 | 听写词语 完成《练习册》 
 | 有感情朗读课文 完成《习字册》 
 | 听写词语 完成《练习册》 
 | 
四语 教研组第 三 周教学工作计划表
| 姓名 | 具体项目 | 周日 | 周一 | 周二 | 周三 | 周四 | 周五 | 
| 洪亚芬 | 常规积累 | 积累有关教育人才的成语 | 积累风的诗句。 | 形容欢庆场面的成语。 | 交流有关香港历史与回归的资料。 | 交流天安门广场的资料。 | 积累描写天安门广场壮观的词句。 | 
| 教学内容 | 《练习1》 第一课时 | 《练习1》 第二课时 第一篇作文评讲。 | 《给江主席献花》第一课时 | 《给江主席献花》第二课时 | 《天安门广场》第一 课时 | 《天安门广场》第二课时 | |
| 练习设计 | 课作:1、完成练习册。 家作:1、默写成语与诗句;2、预习口语交际 (20分钟) 
 | 课作:完成写话:写一个感谢的片段; 家作:预习:给江主席献花(20分钟) 
 
 | 课作:形近词扩词、造句(爱抚、秩序井然) 家作:抄写新词两遍; 继续朗读课文,争取做到有感情朗读。 (20分钟) | (1)课作:有感情朗读课文;完成练习册; (2)家作:围绕“香港的昨天、今天、明天”出一期A4手抄报,准备开一个主题班会。(20分钟) 
 
 | 课作: 1、完成习字册;2、熟读课文,用连贯的语言介绍天安门建筑物的位置。 家作:1、练读课文,抄写词语两遍;2、针对一个方面搜集有关天安门的资料。(20分钟) 
 
 | 课作:1、背诵课文四至六自然段;2完成练习册; 家作:选择天安门广场的一处标志性建筑,为它做张介绍的小名片,上面要有图、简单文字说明,也可以像小导游一样配上解说词,最好还有自己的感受,这样就更妙! | |
| 陈云 | 常规积累 | 积累有关教育人才的成语 | 积累风的诗句。 | 形容欢庆场面的成语。 | 交流有关香港历史与回归的资料。 | 交流天安门广场的资料。 | 积累描写天安门广场壮观的词句。 | 
| 教学内容 | 《练习1》 第一课时 | 《练习1》 第二课时 
 | 《给江主席献花》第一课时 第一篇作文评讲。 | 《给江主席献花》第二课时 | 《天安门广场》第一 课时 | 《天安门广场》第二课时 | |
| 练习设计 | 课作:1、完成练习册。 家作:1、默写成语与诗句;2、预习口语交际 (20分钟) 
 | 课作:完成写话:写一个感谢的片段; 家作:预习:给江主席献花(20分钟) 
 
 | 课作:形近词扩词、造句(爱抚、秩序井然) 家作:抄写新词两遍; 继续朗读课文,争取做到有感情朗读。 (20分钟) | (1)课作:有感情朗读课文;完成练习册; (2)家作:围绕“香港的昨天、今天、明天”出一期A4手抄报,准备开一个主题班会。(20分钟) 
 
 | 课作: 1、完成习字册;2、熟读课文,用连贯的语言介绍天安门建筑物的位置。 家作:1、练读课文,抄写词语两遍;2、针对一个方面搜集有关天安门的资料。(20分钟) 
 
 | 课作:1、背诵课文四至六自然段;2完成练习册; 家作:选择天安门广场的一处标志性建筑,为它做张介绍的小名片,上面要有图、简单文字说明,也可以像小导游一样配上解说词,最好还有自己的感受,这样就更妙! | |
| 蒋薇 | 常规积累 | 积累有关教育人才的成语 | 积累风的诗句。 | 形容欢庆场面的成语。 | 交流有关香港历史与回归的资料。 | 交流天安门广场的资料。 | 积累描写天安门广场壮观的词句。 | 
| 教学内容 | 《练习1》 第一课时 | 《练习1》 第二课时 
 | 《给江主席献花》第一课时 第一篇作文评讲。 | 《给江主席献花》第二课时 | 《天安门广场》第一 课时 | 《天安门广场》第二课时 | |
| 练习设计 | 课作:1、完成练习册。 家作:1、默写成语与诗句;2、预习口语交际 (20分钟) 
 | 课作:完成写话:写一个感谢的片段; 家作:预习:给江主席献花(20分钟) 
 
 | 课作:形近词扩词、造句(爱抚、秩序井然) 家作:抄写新词两遍; 继续朗读课文,争取做到有感情朗读。 (20分钟) | (1)课作:有感情朗读课文;完成练习册; (2)家作:围绕“香港的昨天、今天、明天”出一期A4手抄报,准备开一个主题班会。(20分钟) 
 
 | 课作: 1、完成习字册;2、熟读课文,用连贯的语言介绍天安门建筑物的位置。 家作:1、练读课文,抄写词语两遍;2、针对一个方面搜集有关天安门的资料。(20分钟) 
 
 | 课作:1、背诵课文四至六自然段;2完成练习册; 家作:选择天安门广场的一处标志性建筑,为它做张介绍的小名片,上面要有图、简单文字说明,也可以像小导游一样配上解说词,最好还有自己的感受,这样就更妙! | |
| 蒋楠 | 常规积累 | 积累有关教育人才的成语 | 积累风的诗句。 | 形容欢庆场面的成语。 | 交流有关香港历史与回归的资料。 | 交流天安门广场的资料。 | 积累描写天安门广场壮观的词句。 | 
| 教学内容 | 《练习1》 第一课时 | 《练习1》 第二课时 
 | 《给江主席献花》第一课时 第一篇作文评讲。 | 《给江主席献花》第二课时 | 《天安门广场》第一 课时 | 《天安门广场》第二课时 | |
| 练习设计 | 课作:1、完成练习册。 家作:1、默写成语与诗句;2、预习口语交际 (20分钟) 
 | 课作:完成写话:写一个感谢的片段; 家作:预习:给江主席献花(20分钟) 
 
 | 课作:形近词扩词、造句(爱抚、秩序井然) 家作:抄写新词两遍; 继续朗读课文,争取做到有感情朗读。 (20分钟) | (1)课作:有感情朗读课文;完成练习册; (2)家作:围绕“香港的昨天、今天、明天”出一期A4手抄报,准备开一个主题班会。(20分钟) 
 
 | 课作: 1、完成习字册;2、熟读课文,用连贯的语言介绍天安门建筑物的位置。 家作:1、练读课文,抄写词语两遍;2、针对一个方面搜集有关天安门的资料。(20分钟) 
 
 | 课作:1、背诵课文四至六自然段;2完成练习册; 家作:选择天安门广场的一处标志性建筑,为它做张介绍的小名片,上面要有图、简单文字说明,也可以像小导游一样配上解说词,最好还有自己的感受,这样就更妙! | |
| 陶文颖 | 常规积累 | 积累有关教育人才的成语 | 积累风的诗句。 | 形容欢庆场面的成语。 | 交流有关香港历史与回归的资料。 | 交流天安门广场的资料。 | 积累描写天安门广场壮观的词句。 | 
| 教学内容 | 《练习1》 第一课时 | 《练习1》 第二课时 
 | 《给江主席献花》第一课时 第一篇作文评讲。 | 《给江主席献花》第二课时 | 《天安门广场》第一 课时 | 《天安门广场》第二课时 | |
| 练习设计 | 课作:1、完成练习册。 家作:1、默写成语与诗句;2、预习口语交际 (20分钟) 
 | 课作:完成写话:写一个感谢的片段; 家作:预习:给江主席献花(20分钟) 
 
 | 课作:形近词扩词、造句(爱抚、秩序井然) 家作:抄写新词两遍; 继续朗读课文,争取做到有感情朗读。 (20分钟) | (1)课作:有感情朗读课文;完成练习册; (2)家作:围绕“香港的昨天、今天、明天”出一期A4手抄报,准备开一个主题班会。(20分钟) 
 
 | 课作: 1、完成习字册;2、熟读课文,用连贯的语言介绍天安门建筑物的位置。 家作:1、练读课文,抄写词语两遍;2、针对一个方面搜集有关天安门的资料。(20分钟) 
 
 | 课作:1、背诵课文四至六自然段;2完成练习册; 家作:选择天安门广场的一处标志性建筑,为它做张介绍的小名片,上面要有图、简单文字说明,也可以像小导游一样配上解说词,最好还有自己的感受,这样就更妙! | |
| 郭燕 | 常规积累 | 积累有关教育人才的成语 | 积累风的诗句。 | 形容欢庆场面的成语。 | 交流有关香港历史与回归的资料。 | 交流天安门广场的资料。 | 积累描写天安门广场壮观的词句。 | 
| 教学内容 | 《练习1》 第一课时 | 《练习1》 第二课时 
 | 《给江主席献花》第一课时 第一篇作文评讲。 | 《给江主席献花》第二课时 | 《天安门广场》第一 课时 | 《天安门广场》第二课时 | |
| 练习设计 | 课作:1、完成练习册。 家作:1、默写成语与诗句;2、预习口语交际 (20分钟) 
 | 课作:完成写话:写一个感谢的片段; 家作:预习:给江主席献花(20分钟) 
 
 | 课作:形近词扩词、造句(爱抚、秩序井然) 家作:抄写新词两遍; 继续朗读课文,争取做到有感情朗读。 (20分钟) | (1)课作:有感情朗读课文;完成练习册; (2)家作:围绕“香港的昨天、今天、明天”出一期A4手抄报,准备开一个主题班会。(20分钟) 
 
 | 课作: 1、完成习字册;2、熟读课文,用连贯的语言介绍天安门建筑物的位置。 家作:1、练读课文,抄写词语两遍;2、针对一个方面搜集有关天安门的资料。(20分钟) 
 
 | 课作:1、背诵课文四至六自然段;2完成练习册; 家作:选择天安门广场的一处标志性建筑,为它做张介绍的小名片,上面要有图、简单文字说明,也可以像小导游一样配上解说词,最好还有自己的感受,这样就更妙! | |
| 王晔 | 常规积累 | 积累有关教育人才的成语 | 积累风的诗句。 | 形容欢庆场面的成语。 | 交流有关香港历史与回归的资料。 | 交流天安门广场的资料。 | 积累描写天安门广场壮观的词句。 | 
| 教学内容 | 《练习1》 第一课时 | 《练习1》 第二课时 
 | 《给江主席献花》第一课时 第一篇作文评讲。 | 《给江主席献花》第二课时 | 《天安门广场》第一 课时 | 《天安门广场》第二课时 | |
| 练习设计 | 课作:1、完成练习册。 家作:1、默写成语与诗句;2、预习口语交际 (20分钟) 
 | 课作:完成写话:写一个感谢的片段; 家作:预习:给江主席献花(20分钟) 
 
 | 课作:形近词扩词、造句(爱抚、秩序井然) 家作:抄写新词两遍; 继续朗读课文,争取做到有感情朗读。 (20分钟) | (1)课作:有感情朗读课文;完成练习册; (2)家作:围绕“香港的昨天、今天、明天”出一期A4手抄报,准备开一个主题班会。(20分钟) 
 
 | 课作: 1、完成习字册;2、熟读课文,用连贯的语言介绍天安门建筑物的位置。 家作:1、练读课文,抄写词语两遍;2、针对一个方面搜集有关天安门的资料。(20分钟) 
 
 | 课作:1、背诵课文四至六自然段;2完成练习册; 家作:选择天安门广场的一处标志性建筑,为它做张介绍的小名片,上面要有图、简单文字说明,也可以像小导游一样配上解说词,最好还有自己的感受,这样就更妙! | |
| 祝为其 | 常规积累 | 积累有关教育人才的成语 | 积累风的诗句。 | 形容欢庆场面的成语。 | 交流有关香港历史与回归的资料。 | 交流天安门广场的资料。 | 积累描写天安门广场壮观的词句。 | 
| 教学内容 | 《练习1》 第一课时 | 《练习1》 第二课时 
 | 《给江主席献花》第一课时 第一篇作文评讲。 | 《给江主席献花》第二课时 | 《天安门广场》第一 课时 | 《天安门广场》第二课时 | |
| 练习设计 | 课作:1、完成练习册。 家作:1、默写成语与诗句;2、预习口语交际 (20分钟) 
 | 课作:完成写话:写一个感谢的片段; 家作:预习:给江主席献花(20分钟) 
 
 | 课作:形近词扩词、造句(爱抚、秩序井然) 家作:抄写新词两遍; 继续朗读课文,争取做到有感情朗读。 (20分钟) | (1)课作:有感情朗读课文;完成练习册; (2)家作:围绕“香港的昨天、今天、明天”出一期A4手抄报,准备开一个主题班会。(20分钟) 
 
 | 课作: 1、完成习字册;2、熟读课文,用连贯的语言介绍天安门建筑物的位置。 家作:1、练读课文,抄写词语两遍;2、针对一个方面搜集有关天安门的资料。(20分钟) 
 
 | 课作:1、背诵课文四至六自然段;2完成练习册; 家作:选择天安门广场的一处标志性建筑,为它做张介绍的小名片,上面要有图、简单文字说明,也可以像小导游一样配上解说词,最好还有自己的感受,这样就更妙! | |
| 殷峰岩 | 常规积累 | 积累有关教育人才的成语 | 积累风的诗句。 | 形容欢庆场面的成语。 | 交流有关香港历史与回归的资料。 | 交流天安门广场的资料。 | 积累描写天安门广场壮观的词句。 | 
| 教学内容 | 《练习1》 第一课时 | 《练习1》 第二课时 第一篇作文评讲。 | 《给江主席献花》第一课时 | 《给江主席献花》第二课时 | 《天安门广场》第一 课时 | 《天安门广场》第二课时 | |
| 练习设计 | 课作:1、完成练习册。 家作:1、默写成语与诗句;2、预习口语交际 (20分钟) 
 | 课作:完成写话:写一个感谢的片段; 家作:预习:给江主席献花(20分钟) 
 
 | 课作:形近词扩词、造句(爱抚、秩序井然) 家作:抄写新词两遍; 继续朗读课文,争取做到有感情朗读。 (20分钟) | (1)课作:有感情朗读课文;完成练习册; (2)家作:围绕“香港的昨天、今天、明天”出一期A4手抄报,准备开一个主题班会。(20分钟) 
 
 | 课作: 1、完成习字册;2、熟读课文,用连贯的语言介绍天安门建筑物的位置。 家作:1、练读课文,抄写词语两遍;2、针对一个方面搜集有关天安门的资料。(20分钟) 
 
 | 课作:1、背诵课文四至六自然段;2完成练习册; 家作:选择天安门广场的一处标志性建筑,为它做张介绍的小名片,上面要有图、简单文字说明,也可以像小导游一样配上解说词,最好还有自己的感受,这样就更妙! | |
| 黄莺 | 常规积累 | 积累有关教育人才的成语 | 积累风的诗句。 | 形容欢庆场面的成语。 | 交流有关香港历史与回归的资料。 | 交流天安门广场的资料。 | 积累描写天安门广场壮观的词句。 | 
| 教学内容 | 《练习1》 第一课时 | 《练习1》 第二课时 第一篇作文评讲。 | 《给江主席献花》第一课时 | 《给江主席献花》第二课时 | 《天安门广场》第一 课时 | 《天安门广场》第二课时 | |
| 练习设计 | 课作:1、完成练习册。 家作:1、默写成语与诗句;2、预习口语交际 (20分钟) 
 | 课作:完成写话:写一个感谢的片段; 家作:预习:给江主席献花(20分钟) 
 
 | 课作:形近词扩词、造句(爱抚、秩序井然) 家作:抄写新词两遍; 继续朗读课文,争取做到有感情朗读。 (20分钟) | (1)课作:有感情朗读课文;完成练习册; (2)家作:围绕“香港的昨天、今天、明天”出一期A4手抄报,准备开一个主题班会。(20分钟) 
 
 | 课作: 1、完成习字册;2、熟读课文,用连贯的语言介绍天安门建筑物的位置。 家作:1、练读课文,抄写词语两遍;2、针对一个方面搜集有关天安门的资料。(20分钟) 
 
 | 课作:1、背诵课文四至六自然段;2完成练习册; 家作:选择天安门广场的一处标志性建筑,为它做张介绍的小名片,上面要有图、简单文字说明,也可以像小导游一样配上解说词,最好还有自己的感受,这样就更妙! | |
| 顾丽娜 | 常规积累 | 积累有关教育人才的成语 | 积累风的诗句。 | 形容欢庆场面的成语。 | 交流有关香港历史与回归的资料。 | 交流天安门广场的资料。 | 积累描写天安门广场壮观的词句。 | 
| 教学内容 | 《练习1》 第一课时 | 《练习1》 第二课时 第一篇作文评讲。 | 《给江主席献花》第一课时 | 《给江主席献花》第二课时 | 《天安门广场》第一 课时 | 《天安门广场》第二课时 | |
| 练习设计 | 课作:1、完成练习册。 家作:1、默写成语与诗句;2、预习口语交际 (20分钟) 
 | 课作:完成写话:写一个感谢的片段; 家作:预习:给江主席献花(20分钟) 
 
 | 课作:形近词扩词、造句(爱抚、秩序井然) 家作:抄写新词两遍; 继续朗读课文,争取做到有感情朗读。 (20分钟) | (1)课作:有感情朗读课文;完成练习册; (2)家作:围绕“香港的昨天、今天、明天”出一期A4手抄报,准备开一个主题班会。(20分钟) 
 
 | 课作: 1、完成习字册;2、熟读课文,用连贯的语言介绍天安门建筑物的位置。 家作:1、练读课文,抄写词语两遍;2、针对一个方面搜集有关天安门的资料。(20分钟) 
 
 | 课作:1、背诵课文四至六自然段;2完成练习册; 家作:选择天安门广场的一处标志性建筑,为它做张介绍的小名片,上面要有图、简单文字说明,也可以像小导游一样配上解说词,最好还有自己的感受,这样就更妙! | |
| 王紫艳 | 常规积累 | 积累有关教育人才的成语 | 积累风的诗句。 | 形容欢庆场面的成语。 | 交流有关香港历史与回归的资料。 | 交流天安门广场的资料。 | 积累描写天安门广场壮观的词句。 | 
| 教学内容 | 《练习1》 第一课时 | 《练习1》 第二课时 第一篇作文评讲。 | 《给江主席献花》第一课时 | 《给江主席献花》第二课时 | 《天安门广场》第一 课时 | 《天安门广场》第二课时 | |
| 练习设计 | 课作:1、完成练习册。 家作:1、默写成语与诗句;2、预习口语交际 (20分钟) 
 | 课作:完成写话:写一个感谢的片段; 家作:预习:给江主席献花(20分钟) 
 
 | 课作:形近词扩词、造句(爱抚、秩序井然) 家作:抄写新词两遍; 继续朗读课文,争取做到有感情朗读。 (20分钟) | (1)课作:有感情朗读课文;完成练习册; (2)家作:围绕“香港的昨天、今天、明天”出一期A4手抄报,准备开一个主题班会。(20分钟) 
 
 | 课作: 1、完成习字册;2、熟读课文,用连贯的语言介绍天安门建筑物的位置。 家作:1、练读课文,抄写词语两遍;2、针对一个方面搜集有关天安门的资料。(20分钟) 
 
 | 课作:1、背诵课文四至六自然段;2完成练习册; 家作:选择天安门广场的一处标志性建筑,为它做张介绍的小名片,上面要有图、简单文字说明,也可以像小导游一样配上解说词,最好还有自己的感受,这样就更妙! | |
| 徐艳 | 常规积累 | 积累有关教育人才的成语 | 积累风的诗句。 | 形容欢庆场面的成语。 | 交流有关香港历史与回归的资料。 | 交流天安门广场的资料。 | 积累描写天安门广场壮观的词句。 | 
| 教学内容 | 《练习1》 第一课时 | 《练习1》 第二课时 第一篇作文评讲。 | 《给江主席献花》第一课时 | 《给江主席献花》第二课时 | 《天安门广场》第一 课时 | 《天安门广场》第二课时 | |
| 练习设计 | 课作:1、完成练习册。 家作:1、默写成语与诗句;2、预习口语交际 (20分钟) 
 | 课作:完成写话:写一个感谢的片段; 家作:预习:给江主席献花(20分钟) 
 
 | 课作:形近词扩词、造句(爱抚、秩序井然) 家作:抄写新词两遍; 继续朗读课文,争取做到有感情朗读。 (20分钟) | (1)课作:有感情朗读课文;完成练习册; (2)家作:围绕“香港的昨天、今天、明天”出一期A4手抄报,准备开一个主题班会。(20分钟) 
 
 | 课作: 1、完成习字册;2、熟读课文,用连贯的语言介绍天安门建筑物的位置。 家作:1、练读课文,抄写词语两遍;2、针对一个方面搜集有关天安门的资料。(20分钟) 
 
 | 课作:1、背诵课文四至六自然段;2完成练习册; 家作:选择天安门广场的一处标志性建筑,为它做张介绍的小名片,上面要有图、简单文字说明,也可以像小导游一样配上解说词,最好还有自己的感受,这样就更妙! | 
| 于露 | 常规积累 | 积累有关教育人才的成语 | 积累风的诗句。 | 形容欢庆场面的成语。 | 交流有关香港历史与回归的资料。 | 交流天安门广场的资料。 | 积累描写天安门广场壮观的词句。 | 
| 教学内容 | 《练习1》 第一课时 | 《练习1》 第二课时 第一篇作文评讲。 | 《给江主席献花》第一课时 | 《给江主席献花》第二课时 | 《天安门广场》第一 课时 | 《天安门广场》第二课时 | |
| 练习设计 | 课作:1、完成练习册。 家作:1、默写成语与诗句;2、预习口语交际 (20分钟) 
 | 课作:完成写话:写一个感谢的片段; 家作:预习:给江主席献花(20分钟) 
 
 | 课作:形近词扩词、造句(爱抚、秩序井然) 家作:抄写新词两遍; 继续朗读课文,争取做到有感情朗读。 (20分钟) | (1)课作:有感情朗读课文;完成练习册; (2)家作:围绕“香港的昨天、今天、明天”出一期A4手抄报,准备开一个主题班会。(20分钟) 
 
 | 课作: 1、完成习字册;2、熟读课文,用连贯的语言介绍天安门建筑物的位置。 家作:1、练读课文,抄写词语两遍;2、针对一个方面搜集有关天安门的资料。(20分钟) 
 
 | 课作:1、背诵课文四至六自然段;2完成练习册; 家作:选择天安门广场的一处标志性建筑,为它做张介绍的小名片,上面要有图、简单文字说明,也可以像小导游一样配上解说词,最好还有自己的感受,这样就更妙! | 
| 夏晴怡 | 常规积累 | 积累有关教育人才的成语 | 积累风的诗句。 | 形容欢庆场面的成语。 | 交流有关香港历史与回归的资料。 | 交流天安门广场的资料。 | 积累描写天安门广场壮观的词句。 | 
| 教学内容 | 《练习1》 第一课时 | 《练习1》 第二课时 第一篇作文评讲。 | 《给江主席献花》第一课时 | 《给江主席献花》第二课时 | 《天安门广场》第一 课时 | 《天安门广场》第二课时 | |
| 练习设计 | 课作:1、完成练习册。 家作:1、默写成语与诗句;2、预习口语交际 (20分钟) 
 | 课作:完成写话:写一个感谢的片段; 家作:预习:给江主席献花(20分钟) 
 
 | 课作:形近词扩词、造句(爱抚、秩序井然) 家作:抄写新词两遍; 继续朗读课文,争取做到有感情朗读。 (20分钟) | (1)课作:有感情朗读课文;完成练习册; (2)家作:围绕“香港的昨天、今天、明天”出一期A4手抄报,准备开一个主题班会。(20分钟) 
 
 | 课作: 1、完成习字册;2、熟读课文,用连贯的语言介绍天安门建筑物的位置。 家作:1、练读课文,抄写词语两遍;2、针对一个方面搜集有关天安门的资料。(20分钟) 
 
 | 课作:1、背诵课文四至六自然段;2完成练习册; 家作:选择天安门广场的一处标志性建筑,为它做张介绍的小名片,上面要有图、简单文字说明,也可以像小导游一样配上解说词,最好还有自己的感受,这样就更妙! | 
五语 教研组第 三 周教学工作计划表
| 姓名 | 具体项目 | 周一 | 周二 | 周三 | 周四 | 周五 | 
| 李文琴 | 常规积累 | 搜集关于大自然的词语 | 朗读背诵课文 | 了解法布尔和《昆虫记》 | 读《昆虫记》选段 | 成语积累 | 
| 教学内容 | 《去打开大自然绿色的课本》 第一课时 | 《去打开大自然绿色的课本》 第二课时 | 《装满昆虫的衣袋》第一课时 | 《装满昆虫的衣袋》第二课时 | 《金蝉脱壳》第一课时 | |
| 练习设计 | 1、完成习字册; 2、抄写全诗; 3、背诵全诗 | 1、完成练习册 2、默写全诗; 3、背诵全诗 
 | 1、完成习字册; 2、抄写词语 | 1、完成练习册; 2、默写词语 | 1、完成习字册; 2、抄写词语 | |
| 宋宇 | 常规积累 | 搜集关于大自然的词语 | 朗读背诵课文 | 了解法布尔和《昆虫记》 | 读《昆虫记》选段 | 成语积累 | 
| 教学内容 | 《去打开大自然绿色的课本》 第一课时 | 《去打开大自然绿色的课本》 第二课时 | 《装满昆虫的衣袋》第一课时 | 《装满昆虫的衣袋》第二课时 | 《金蝉脱壳》第一课时 | |
| 练习设计 | 1、完成习字册; 2、抄写全诗; 3、背诵全诗 | 1、完成练习册 2、默写全诗; 3、背诵全诗 
 | 1、完成习字册; 2、抄写词语 | 1、完成练习册; 2、默写词语 | 1、完成习字册; 2、抄写词语 | |
| 潘虹 | 常规积累 | 搜集关于大自然的词语 | 朗读背诵课文 | 了解法布尔和《昆虫记》 | 读《昆虫记》选段 | 成语积累 | 
| 教学内容 | 《去打开大自然绿色的课本》 第一课时 | 《去打开大自然绿色的课本》 第二课时 | 《装满昆虫的衣袋》第一课时 | 《装满昆虫的衣袋》第二课时 | 《金蝉脱壳》第一课时 | |
| 练习设计 | 1、完成习字册; 2、抄写全诗; 3、背诵全诗 | 1、完成练习册 2、默写全诗; 3、背诵全诗 
 | 1、完成习字册; 2、抄写词语 | 1、完成练习册; 2、默写词语 | 1、完成习字册; 2、抄写词语 | |
| 汤婷婷 | 常规积累 | 搜集关于大自然的词语 | 朗读背诵课文 | 了解法布尔和《昆虫记》 | 读《昆虫记》选段 | 成语积累 | 
| 教学内容 | 《去打开大自然绿色的课本》 第一课时 | 《去打开大自然绿色的课本》 第二课时 | 《装满昆虫的衣袋》第一课时 | 《装满昆虫的衣袋》第二课时 | 《金蝉脱壳》第一课时 | |
| 练习设计 | 1、完成习字册; 2、抄写全诗; 3、背诵全诗 | 1、完成练习册 2、默写全诗; 3、背诵全诗 
 | 1、完成习字册; 2、抄写词语 | 1、完成练习册; 2、默写词语 | 1、完成习字册; 2、抄写词语 | |
| 徐婷 | 常规积累 | 搜集关于大自然的词语 | 朗读背诵课文 | 了解法布尔和《昆虫记》 | 读《昆虫记》选段 | 成语积累 | 
| 教学内容 | 《去打开大自然绿色的课本》 第一课时 | 《去打开大自然绿色的课本》 第二课时 | 《装满昆虫的衣袋》第一课时 | 《装满昆虫的衣袋》第二课时 | 《金蝉脱壳》第一课时 | |
| 练习设计 | 1、完成习字册; 2、抄写全诗; 3、背诵全诗 | 1、完成练习册 2、默写全诗; 3、背诵全诗 
 | 1、完成习字册; 2、抄写词语 | 1、完成练习册; 2、默写词语 | 1、完成习字册; 2、抄写词语 | |
| 郑玉琴 | 常规积累 | 搜集关于大自然的词语 | 朗读背诵课文 | 了解法布尔和《昆虫记》 | 读《昆虫记》选段 | 成语积累 | 
| 教学内容 | 《去打开大自然绿色的课本》 第一课时 | 《去打开大自然绿色的课本》 第二课时 | 《装满昆虫的衣袋》第一课时 | 《装满昆虫的衣袋》第二课时 | 《金蝉脱壳》第一课时 | |
| 练习设计 | 1、完成习字册; 2、抄写全诗; 3、背诵全诗 | 1、完成练习册 2、默写全诗; 3、背诵全诗 
 | 1、完成习字册; 2、抄写词语 | 1、完成练习册; 2、默写词语 | 1、完成习字册; 2、抄写词语 | |
| 唐飘飘 | 常规积累 | 搜集关于大自然的词语 | 朗读背诵课文 | 了解法布尔和《昆虫记》 | 读《昆虫记》选段 | 成语积累 | 
| 教学内容 | 《去打开大自然绿色的课本》 第一课时 | 《去打开大自然绿色的课本》 第二课时 | 《装满昆虫的衣袋》第一课时 | 《装满昆虫的衣袋》第二课时 | 《金蝉脱壳》第一课时 | |
| 练习设计 | 1、完成习字册; 2、抄写全诗; 3、背诵全诗 | 1、完成练习册 2、默写全诗; 3、背诵全诗 
 | 1、完成习字册; 2、抄写词语 | 1、完成练习册; 2、默写词语 | 1、完成习字册; 2、抄写词语 | |
| 徐娟萍 | 常规积累 | 搜集关于大自然的词语 | 朗读背诵课文 | 了解法布尔和《昆虫记》 | 读《昆虫记》选段 | 成语积累 | 
| 教学内容 | 《去打开大自然绿色的课本》 第一课时 | 《去打开大自然绿色的课本》 第二课时 | 《装满昆虫的衣袋》第一课时 | 《装满昆虫的衣袋》第二课时 | 《金蝉脱壳》第一课时 | |
| 练习设计 | 1、完成习字册; 2、抄写全诗; 3、背诵全诗 | 1、完成练习册 2、默写全诗; 3、背诵全诗 
 | 1、完成习字册; 2、抄写词语 | 1、完成练习册; 2、默写词语 | 1、完成习字册; 2、抄写词语 | |
| 蔡燕 | 常规积累 | 搜集关于大自然的词语 | 朗读背诵课文 | 了解法布尔和《昆虫记》 | 读《昆虫记》选段 | 成语积累 | 
| 教学内容 | 《去打开大自然绿色的课本》 第一课时 | 《去打开大自然绿色的课本》 第二课时 | 《装满昆虫的衣袋》第一课时 | 《装满昆虫的衣袋》第二课时 | 《金蝉脱壳》第一课时 | |
| 练习设计 | 1、完成习字册; 2、抄写全诗; 3、背诵全诗 | 1、完成练习册 2、默写全诗; 3、背诵全诗 
 | 1、完成习字册; 2、抄写词语 | 1、完成练习册; 2、默写词语 | 1、完成习字册; 2、抄写词语 | |
| 韩玉清 | 常规积累 | 搜集关于大自然的词语 | 朗读背诵课文 | 了解法布尔和《昆虫记》 | 读《昆虫记》选段 | 成语积累 | 
| 教学内容 | 《去打开大自然绿色的课本》 第一课时 | 《去打开大自然绿色的课本》 第二课时 | 《装满昆虫的衣袋》第一课时 | 《装满昆虫的衣袋》第二课时 | 《金蝉脱壳》第一课时 | |
| 练习设计 | 1、完成习字册; 2、抄写全诗; 3、背诵全诗 | 1、完成练习册 2、默写全诗; 3、背诵全诗 
 | 1、完成习字册; 2、抄写词语 | 1、完成练习册; 2、默写词语 | 1、完成习字册; 2、抄写词语 | |
| 牟小青 | 常规积累 | 搜集关于大自然的词语 | 朗读背诵课文 | 了解法布尔和《昆虫记》 | 读《昆虫记》选段 | 成语积累 | 
| 教学内容 | 《去打开大自然绿色的课本》 第一课时 | 《去打开大自然绿色的课本》 第二课时 | 《装满昆虫的衣袋》第一课时 | 《装满昆虫的衣袋》第二课时 | 《金蝉脱壳》第一课时 | |
| 练习设计 | 1、完成习字册; 2、抄写全诗; 3、背诵全诗 | 1、完成练习册 2、默写全诗; 3、背诵全诗 
 | 1、完成习字册; 2、抄写词语 | 1、完成练习册; 2、默写词语 | 1、完成习字册; 2、抄写词语 | |
| 刘元敏 
 | 常规积累 | 搜集关于大自然的词语 | 朗读背诵课文 | 了解法布尔和《昆虫记》 | 读《昆虫记》选段 | 成语积累 | 
| 教学内容 | 《去打开大自然绿色的课本》 第一课时 | 《去打开大自然绿色的课本》 第二课时 | 《装满昆虫的衣袋》第一课时 | 《装满昆虫的衣袋》第二课时 | 《金蝉脱壳》第一课时 | |
| 练习设计 | 1、完成习字册; 2、抄写全诗; 3、背诵全诗 | 1、完成练习册 2、默写全诗; 3、背诵全诗 
 | 1、完成习字册; 2、抄写词语 | 1、完成练习册; 2、默写词语 | 1、完成习字册; 2、抄写词语 | 
六语 教研组第 二 周教学工作计划表
| 姓名 | 具体项目 | 周一 | 周二 | 周三 | 周四 | 周五 | 
| 邹佳雾 | 常规积累 | 古诗词背诵 | 古诗词背诵 | 古诗词背诵 | 古诗词背诵 | 古诗词背诵 | 
| 教学内容 | 《负荆请罪》第一课时 | 《负荆请罪》第二课时 | 《最后的姿势》第一课时 | 《最后的姿势》第二课时 | 《船长》第一课时 | |
| 练习设计 | 抄写词语,分角色表演 | 完成语文补充习题 | 抄写词语 收集抗震救灾的动人事迹 
 | 完成语文补充习题 | 抄写词语 背诵相关语段 | |
| 赵凤英 | 常规积累 | 古诗词背诵 | 古诗词背诵 | 古诗词背诵 | 古诗词背诵 | 古诗词背诵 | 
| 教学内容 | 《负荆请罪》第一课时 | 《负荆请罪》第二课时 | 《最后的姿势》第一课时 | 《最后的姿势》第二课时 | 《船长》第一课时 | |
| 练习设计 | 抄写词语,分角色表演 | 完成语文补充习题 | 抄写词语 收集抗震救灾的动人事迹 
 | 完成语文补充习题 | 抄写词语 背诵相关语段 | |
| 郑飞 | 常规积累 | 古诗词背诵 | 古诗词背诵 | 古诗词背诵 | 古诗词背诵 | 古诗词背诵 | 
| 教学内容 | 《练习一》 | 《负荆请罪》第一课时 | 《习作2》作文指导 《负荆请罪》第二课时 | 《轮椅上的霍金》第一课时 | 《轮椅上的霍金》第二课时 | |
| 练习设计 | 少数名族名片设计交流 | 完成语文补充习题 | 1、排演《负荆请罪》 2、预习《最后的姿势》 | 完成语文补充习题 | 完成悼词的写作。 完成语补相关内容 | |
| 张建妹 | 常规积累 | 古诗词背诵 | 古诗词背诵 | 古诗词背诵 | 古诗词背诵 | 古诗词背诵 | 
| 教学内容 | 《负荆请罪》第一课时 | 《负荆请罪》第二课时 | 《最后的姿势》第一课时 | 《最后的姿势》第二课时 | 《船长》第一课时 | |
| 练习设计 | 抄写词语,分角色表演 | 完成语文补充习题 | 抄写词语 收集抗震救灾的动人事迹 
 | 完成语文补充习题 | 抄写词语 背诵相关语段 | |
| 李雯 | 常规积累 | 古诗词背诵 | 古诗词背诵 | 古诗词背诵 | 古诗词背诵 | 古诗词背诵 | 
| 教学内容 | 《负荆请罪》第一课时 | 《负荆请罪》第二课时 | 《最后的姿势》第一课时 | 《最后的姿势》第二课时 | 《船长》第一课时 | |
| 练习设计 | 抄写词语,分角色表演 | 完成语文补充习题 | 抄写词语 收集抗震救灾的动人事迹 
 | 完成语文补充习题 | 抄写词语 背诵相关语段 | |
| 张燕 | 常规积累 | 古诗词背诵 | 古诗词背诵 | 古诗词背诵 | 古诗词背诵 | 古诗词背诵 | 
| 教学内容 | 《负荆请罪》第一课时 | 《负荆请罪》第二课时 | 《最后的姿势》第一课时 | 《最后的姿势》第二课时 | 《船长》第一课时 | |
| 练习设计 | 抄写词语,分角色表演 | 完成语文补充习题 | 抄写词语 收集抗震救灾的动人事迹 
 | 完成语文补充习题 | 抄写词语 背诵相关语段 | |
| 陆亚萍 | 常规积累 | 古诗词背诵 | 古诗词背诵 | 古诗词背诵 | 古诗词背诵 | 古诗词背诵 | 
| 教学内容 | 《负荆请罪》第一课时 | 《负荆请罪》第二课时 | 《最后的姿势》第一课时 | 《最后的姿势》第二课时 | 《船长》第一课时 | |
| 练习设计 | 抄写词语,分角色表演 | 完成语文补充习题 | 抄写词语 收集抗震救灾的动人事迹 
 | 完成语文补充习题 | 抄写词语 背诵相关语段 | |
| 陶春燕 | 常规积累 | 古诗词背诵 | 古诗词背诵 | 古诗词背诵 | 古诗词背诵 | 古诗词背诵 | 
| 教学内容 | 《负荆请罪》第一课时 | 《负荆请罪》第二课时 | 《最后的姿势》第一课时 | 《最后的姿势》第二课时 | 《船长》第一课时 | |
| 练习设计 | 抄写词语,分角色表演 | 完成语文补充习题 | 抄写词语 收集抗震救灾的动人事迹 
 | 完成语文补充习题 | 抄写词语 背诵相关语段 | |
| 曹俊 | 常规积累 | 古诗词背诵 | 古诗词背诵 | 古诗词背诵 | 古诗词背诵 | 古诗词背诵 | 
| 教学内容 | 《负荆请罪》第一课时 | 《负荆请罪》第二课时 | 《最后的姿势》第一课时 | 《最后的姿势》第二课时 | 《船长》第一课时 | |
| 练习设计 | 抄写词语,分角色表演 | 完成语文补充习题 | 抄写词语 收集抗震救灾的动人事迹 
 | 完成语文补充习题 | 抄写词语 背诵相关语段 | |
| 王倩倩 | 常规积累 | 古诗词背诵 | 古诗词背诵 | 古诗词背诵 | 古诗词背诵 | 古诗词背诵 | 
| 教学内容 | 《负荆请罪》第一课时 | 《负荆请罪》第二课时 | 《最后的姿势》第一课时 | 《最后的姿势》第二课时 | 《船长》第一课时 | |
| 练习设计 | 抄写词语,分角色表演 | 完成语文补充习题 | 抄写词语 收集抗震救灾的动人事迹 
 | 完成语文补充习题 | 抄写词语 背诵相关语段 | |
| 徐佩 | 常规积累 | 古诗词背诵 | 古诗词背诵 | 古诗词背诵 | 古诗词背诵 | 古诗词背诵 | 
| 教学内容 | 《负荆请罪》第一课时 | 《负荆请罪》第二课时 | 《最后的姿势》第一课时 | 《最后的姿势》第二课时 | 《船长》第一课时 | |
| 练习设计 | 抄写词语,分角色表演 | 完成语文补充习题 | 抄写词语 收集抗震救灾的动人事迹 
 | 完成语文补充习题 | 抄写词语 背诵相关语段 | |
| 封霞仙 
 | 常规积累 | 古诗词背诵 | 古诗词背诵 | 古诗词背诵 | 古诗词背诵 | 古诗词背诵 | 
| 教学内容 | 《负荆请罪》第一课时 | 《负荆请罪》第二课时 | 《最后的姿势》第一课时 | 《最后的姿势》第二课时 | 《船长》第一课时 | |
| 练习设计 | 抄写词语,分角色表演 | 完成语文补充习题 | 抄写词语 收集抗震救灾的动人事迹 
 | 完成语文补充习题 | 抄写词语 背诵相关语段 | |
| 李爽 | 常规积累 | 古诗词背诵 | 古诗词背诵 | 古诗词背诵 | 古诗词背诵 | 古诗词背诵 | 
| 教学内容 | 《负荆请罪》第一课时 | 《负荆请罪》第二课时 | 《最后的姿势》第一课时 | 《最后的姿势》第二课时 | 《船长》第一课时 | |
| 练习设计 | 抄写词语,分角色表演 | 完成语文补充习题 | 抄写词语 收集抗震救灾的动人事迹 
 | 完成语文补充习题 | 抄写词语 背诵相关语段 |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打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