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博文
九月教学反思
《小露珠》教学反思
发布时间:2018-10-08   点击:   来源:原创   作者:郭桃琴

《小露珠》教学反思

《小露珠》是一篇优美的童话故事,写了小露珠由形成到消失的过程,以及小动物和植物对小露珠的喜爱,赞扬了小露珠的美丽、可爱以及大自然的和谐、融洽。课文融科学知识、优美语言、思想启迪于一体,不仅使课文显得生动有趣,引人入胜,富于艺术魅力,而且使儿童的思想得以启迪,性情得以陶冶,知识得以增长,想象力得以发展,为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提供了很好的凭借。在教学中,我结合课文内容和学生特点开展教学,立足文本资源,精心设计教学环节,通过情景创设、课件展示、朗读表演、想象练说等多种形式,引导孩子们在童话的世界里徜徉,充分感受小露珠的可爱及奉献精神,感受大自然的和谐、融洽和美丽,使教学成为多方位、多层次、主动而有效的信息交流、情感沟通、心灵对话的过程。

一、立足文本,创设情境:

1.根据文章内容,用精美的课件再现美好的意境,变抽象的语言文字为直观的图片欣赏.让学生通过感受画面理解课文。如介绍小露珠从夜幕降临到黎明时分,小露珠悄悄诞生的过程;又如小露珠与植物们依依惜别的场面。鲜艳的色彩、美妙的音乐给了学生深刻的感受。

2.立足教材,启发想象。教材是最重要、最基本的课程资源。我依据教学目标,对教材进行深入浅出地分析,还进行了适时、适当的拓展。如看到透明的水晶后启发学生想象还有哪些东西是透明的,从而找出之间的差距,体会文章比比喻的恰当;又如除了课文中的植物,还有哪些植物会和小露珠道别,让学生体会道别时的难舍难分。

3.抓住重点词句体会,使课堂洋溢浓浓的语文味

1)通过表演强调从动作、叫声、神态直接判断出你是谁,引导学生关注青蛙的、蟋蟀的、蝴蝶的 体会作者用词的准确、形象。

2)第六小节中,学生在理解光彩熠熠”“生机勃勃中会有难度。理解光彩熠熠时,我先提供图片鼓励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画面内容,然后让他们回答的基础上归纳光彩熠熠 理解 “生机勃勃时,让学生结合上下文,想象众多的植物在小露珠滋润前后的变化来理解就水到渠成了。

二、指导朗读,感悟语言:

《新课标》指出:阅读教学要重视朗读,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

教学前,我充分挖掘教材中的语言训练点,课堂上以各种不同形式的读的训练、评读的安排、想象说话等形式,引导学生充分地、准确地感知文本、感悟语言。学生不仅在读中感悟语言,而且还扮演活泼的小青蛙、可爱的小蟋蟀、漂亮的小蝴蝶与小露珠进行对话,想象自己就是被小露珠滋润的一种植物,来夸夸自己的美貌充分培养了说的能力。在小露珠要消失的时候,我设计了让孩子想象说话的环节:你想对小露珠说些什么?学生在老师引导下,主动参与、乐于交流、懂得倾听,积极发表自己的阅读体会。

三、感悟美丽,陶冶情操:

1.感受自然美   

本文对小露珠的美极尽描述,“像钻石那么闪亮”“像水晶那么透明”“像珍珠那么圆润”“光彩熠熠”“美丽的珠宝”写出了小露珠的美,“爬呀,滚呀”“越来越大,越来越亮”“爬着,滚着,笑着”“笑盈盈”等词表现了小露珠的可爱,在朗读这些语句的时候,边读边想象画面,学生的心怎能不充满对小露珠、对大自然的喜爱呢? 

另外,文中“蹦到大荷叶的小青蛙”“爬到草秆上的小蟋蟀”“落在花朵上的小蝴蝶”“披着云霞的太阳公公”“金黄的向日葵”“碧绿的白杨树”“紫红的喇叭花”“还有数不尽的鲜花嫩草”都无不向我们展示了大自然独有的魅力:神奇、美丽、可爱。教学的时候抓住表示不同动作的词“蹦”“爬”“落”来体会小动物们的可爱,抓住表示色彩的词来体会大自然的绚丽多姿,让学生充分感受大自然的美。 

2.感受情感美

文中在描绘美景的过程中,传递着许多美好的情感,如小动物们对小露珠的喜爱,植物们对小露珠的依依惜别之情,似乎都在传递着和谐、美好的情感,这种情感也许是大自然天然融合的意境,也许是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也许是人与人之间的人际关系。总之,这种情感可以让孩子们受到美好情感的熏陶。更为可贵的是,小露珠的默默奉献精神,它总在夜深人静时悄悄出现,又在光辉灿烂的早晨默默离开。她不在乎别人知不知道是她滋润了万物,装点了大地,她也不介意有没有听到别人对她说声感谢的话语。

3.感受语言美

文章虽然篇幅不长,但里面的好词佳句处处闪耀着光芒,值得学生积累,如形容钻石的闪亮、水晶的透明、珍珠的圆润、小露珠的光彩熠熠、植物们的生机勃勃等,文中的比喻句、拟人句生动而形象,都让学生领略了语言文字的精妙。

除了上面两点中提到的大量优美语句值得体味和感悟外,课题“小露珠”也不容忽视。在“露珠”前加个“小”字,这就让我们感受到了露珠的可爱、小巧、圆润,可以让学生对比读:露珠,小露珠,体会一下:读哪一个词的时候,更能让我们感受到露珠可爱?

在具体的教学中,有些环节还存在一些问题:

1.课堂教学中,我发现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不是很强,多数的学生站起来就说一句,我觉得应该给学生预留思考问题的时间和整合语言的过程;学生发言后,应该让学生把刚才的发言总结起来说,对孩子进行及时的评价。

2.对学生的评价,语言单薄,不够生动。应该有针对性地以赞赏的语言去评价,才能激发学生的积极性,效果更好。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附件

    Copyright© 2018 常州市新北区薛家中心小学 版权所有
    地 址:地址:江苏省常州市新北区薛家镇 邮编:213125 苏ICP备08007291号
    联系电话:0519-85951757,85953527 传真:0519-85950502 电子邮件:czxjxx@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