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博文
10月教学反思
发布时间:2018-10-09   点击:   来源:原创   作者:陶文颖

因为第一课时学生刚刚接触新的课文,所以能否激发学生学习课文的兴趣,吸引学生学习;能否从中拨动学生的情感之弦,让学生真心学习,变的至关重要。在第一课时,我主要是让学生在读通课文的基础上重点把握第一自然段的内容就可以了。因为朗读与词义、句意、段意密不可分。我没有把词语单独拿出来教授,而是在读句中理解词义,指导更好的朗读。在朗读句子的过程当中,让学生结合我所出示的图片和音频文件理解课文中的词语,因为有些词语是可以在朗读与观察的结合当中理解的,如:“白浪翻滚”、“银花盛开”、“晶莹剔透”、“明珠散落”、“虎啸狮吼”、“秋雨潇潇”等。并且能够在朗读的过程中体会作者的意境!最后,要求学生读全段,然后说说这段告诉了我们什么?存在的问题:1、课前的预设不够,设计的问题有些难于捉摸,不够严谨,于是上课过程中的生成就不能做到随机应变。例如我让学生们自由读完第一自然段的一句长句后问了一个问题:同学们读完了这句后有体会到了泉水的什么?我想要的答案是:体会到了泉水的形态美和声音美。但是学生们的回答却是:我体会到了泉水白浪翻滚,银花盛开……(把书上的句子回答了一遍)。于是我又得接着引导,既浪费时间,又冗繁复杂。其实我在课前若好好做足功课,仔细想想这个问题本身设计的是不是还有问题;学生们有可能会怎么回答,接着我该怎么引导……或许就不会出现这样的情况了。2、一定要对教案烂熟于心,每一个问题都能信手拈来,以免上课一急说错,造成不必要的麻烦,例如我想问:看到“72,你想到了什么?却错说成:看到“72泉”你想到了什么?使得学生回答的与我预想的大相径庭。3、全文缺少拓展训练。例如:在讲解泉水形态美和声音美的时候我就应该要问学生:还能否想像一下,泉水还能有哪些形态,哪些声音?模仿文章中的句式来说一说!让学生活学活用,达到语文教学的最终目的。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附件

    Copyright© 2018 常州市新北区薛家中心小学 版权所有
    地 址:地址:江苏省常州市新北区薛家镇 邮编:213125 苏ICP备08007291号
    联系电话:0519-85951757,85953527 传真:0519-85950502 电子邮件:czxjxx@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