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1日下午,我有幸聆听了李恬老师执教的《哪吒闹海》一课和包红玲老师执教的《小露珠》一课。其中,李恬老师的这节课令我印象深刻。下面,就针对其中某个教学片段谈谈自己的习得和感悟。
教学片段:
教师板书课题后,提问:猜猜课文会写什么?
教师根据学生回答相机板书:起因、经过、结果。
布置自读要求:印证猜想,排序,按照起因、经过、结果将课文划分成三部分
学生划分起因(1),经过(2-4),经过(5),并具体学习相关段落,相机进行板书,提取三部分的重点内容。
学生根据板书说说课文主要内容。
学习“一闹”,读课文第二小节,划出哪吒的关键信息,根据板书具体说说哪吒第一次闹海的过程。
根据学习“一闹”的方法,学习“二闹”“三闹”。
根据板书,具体说说故事。
评议:
李老师教学板块条理很清晰,凭借层次划分梳理文脉的同时也借助板书概括课文主要内容。在具体学习的过程中利用教结构用结构发方式,带领学生学习“一闹”,学生自主学习“二闹”和“三闹”,相机补充板书,根据板书具体讲故事,立足不同目标,进行了概括和复述的语言表达训练,有梯度,有生长感,是基于语用,提升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