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向三年级的包老师和李老师学习了两节课,有以下几点感受:
首先,李老师这堂课推进的过程是十分清晰的,既关注了重点词句的理解,如:胡作非为、称霸一方、兴风作浪等,随文识字教学也十分扎实有效。在理解课文时能关注到叙事性故事的文体特点,先根据学生的回答给出经过、起因、结果,然后在学生自由读完课文后对这三要素排序,理清脉络,构思独特。
其次,重点突出,锻炼表达。学生理清脉络并能用自己的话概述文章大意后,李老师将重点放在经过部分,具体讲解一闹,教授学生圈画关键信息来描述画面的方法,帮学生将一闹先讲具体,然后让学生根据一闹的学习过程,用自己的话转化二闹、三闹,想法很好,不过我觉得一闹的推进稍微急切了一些,如果能多请几个孩子起来说一说,可能更能帮助孩子掌握具体表达的方法,而且既然要锻炼孩子的文本转化能力,那么前面的朗读铺垫的还可以再多一些。
包老师的这节课比喻句的训练非常扎实,没有停留在简单的水平。老师首先通过朗读,比较让学生弄清本体和喻体之间的相同处,还让学生明白不仅外形上要保持一致,能要注意情感上保持一致,要有美感,体会比喻句用词的精准。在教会孩子比喻句特点后,如果能让学生仿造句子,把对话补全会更好。(补上小露珠对小动物的回应)再让学生进入情境用对话的语气读一读,语言会更有美感,更有情趣。
今天向三年级的包老师和李老师学习了两节课,有以下几点感受:
首先,李老师这堂课推进的过程是十分清晰的,既关注了重点词句的理解,如:胡作非为、称霸一方、兴风作浪等,随文识字教学也十分扎实有效。在理解课文时能关注到叙事性故事的文体特点,先根据学生的回答给出经过、起因、结果,然后在学生自由读完课文后对这三要素排序,理清脉络,构思独特。
其次,重点突出,锻炼表达。学生理清脉络并能用自己的话概述文章大意后,李老师将重点放在经过部分,具体讲解一闹,教授学生圈画关键信息来描述画面的方法,帮学生将一闹先讲具体,然后让学生根据一闹的学习过程,用自己的话转化二闹、三闹,想法很好,不过我觉得一闹的推进稍微急切了一些,如果能多请几个孩子起来说一说,可能更能帮助孩子掌握具体表达的方法,而且既然要锻炼孩子的文本转化能力,那么前面的朗读铺垫的还可以再多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