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城》,备课时,我认真研读了课文。本文语言优美,生动形象,写作点面结合,相得益彰,形象地写出济南泉水的姿态各异及其中的盎然情趣。全文结构严谨,首尾呼应,总分层次清楚,无论布局谋篇,还是文字运用,都是学生模仿写作的好教材。因此,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灵活性地复述课文,并且读写迁移模仿课文写法写写身边景物,是学习本篇美文最有效的途径。
1、抓住重点词句,赏析品味。
词语作为文章的基本单位,对词语的学习、理解与运用,应贯穿于整个语文教学的全过程。而课文的重点词,往往是一篇文章的灵魂。抓住重点词,既能统领全文的理解感悟,又使语文的阅读训练有了落脚点。在欣赏四大名泉时,我引领学生抓住“涌”、“汇注”、“喷吐”、“冒”这几个动词,体会珍珠泉的“神奇”、五龙潭的“泉多”、黑虎泉的“声响”、趵突泉的“大、清、美”。再通过有感情地朗读、图文对照等方式,进一步体会泉城的泉多、泉美,感受泉城的独特魅力。
2、以读促说促写,实现有效迁移。
苏教版的教材解读中强调:“学生语文课上的语言学习是一个有指导的读书活动为主线的规范语言的内化过程。”朗读、理解、背诵、复述、运用,是进行语言训练的根本手段。本课教学中,我仍以教材为范本,在熟读的基础上,指导学生进行迁移,要结合自己课前充分的准备(搜集相关资料),以导游的身份练说导游词。课终,又以作业的形式布置学生课后参考第二至五自然段的写法仿写校园的一处景物,课内学习继续延伸到课外,强化对学生经行了对所学课文中段式编排、布局谋篇等方面的训练。
另外,课文中有许多美好的词句,我鼓励学生读读背背,有助于他们进行好词佳句的的积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