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我的心脏带回祖国》写的是波兰遭到外国列强的瓜分,音乐家肖邦被迫流落异国他乡,不忘亡国之恨,弥留之际请求把心脏带回祖国的事,表达了他对祖国强烈的爱。
整个教学过程,我用两个问题来组织教学:读课文,透过文字,你看到了哪些场景?你从哪里读到了肖邦的爱国情感。
学生抓住重点词句读、说、悟,在一次次的朗读、感悟中体会肖邦的爱国情感。在学习第二段时,我引导学生抓住“咏唱送别曲”、“老师的叮嘱”、“赠送银杯”这几个“送别”场面,引导学生感悟人物情感,再一次从肖邦的神态、动作中体悟他满怀爱国之心、报国无门、远走他乡的无奈和忧愤,当然还有一份对祖国的不舍。当《即使你远在他乡》的送别曲在大屏幕上出现时,我相信,学生此刻已经走进了肖邦的内心……这样,顺理成章就能理解肖邦在异国他乡用音乐作为武器、拼命工作、忧愤而死的生活经历,就能理解肖邦对祖国至死不渝的热爱和眷恋。
通过学文,学生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了解肖邦不仅是一个杰出的音乐家,还是一个满腔热情的爱国者,从而使学生对肖邦的敬仰之情达到沸腾的顶点,同时也使学生在心中升腾起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不足:全篇还是停留在感悟之上的较多,点很多,但是引导学生勾连、编织感悟整合信息的能力还是不够。关注表达的形式还是需要加强。